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_1.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股骨粗隆间骨折ppt课件_1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 股骨颈的长轴与股骨干纵轴之间形成的角度称为颈干角,又称内倾角。正常值在110—140°之间,男性平均为132°,女性平均为127°。颈干角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儿童的颈干角大于成年人,儿童平均为151°。 颈干角大于正常值为髋外翻,小于正常值为髋内翻。; 人体股骨颈的中轴线与股骨内外髁中点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即为前倾角,又称扭转角,正常范围在12°-15°之间;;外侧壁概念 ;;骨折分型的目的在于判断伤情、估计预后并指导治疗 Evans 分型 I型为顺转子间型 其中Ⅰ型1度和Ⅰ型2度属于稳定型,Ⅰ型3度、Ⅰ型4度和Ⅱ型属于不稳定型。Evans认为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后内侧骨皮质的连续性是否存在或复位后能否恢复。 ‖型为反转子间型, 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远端向内侧移位。 ;;Evans-Jensen分型;Jensen研究发现Ⅰ、Ⅱ型骨折94%复位后稳定;Ⅲ型骨折33%复位后稳定;Ⅳ型骨折21%复位后稳定;Ⅴ型骨折8%复位后稳定。Jensen指出大小转子的粉碎程度与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成反比。Jensen等在Evans分型的基础上改良,应用更广,研究表明,Jensen等改良的Evans分型为判断复位后的稳定性和骨折再次移位的风险提供了最为可靠的预测。 —— Jensen JS,Michaelsen M.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 treated with Mclaughlin osteosynthesis[J].Acta Orthop Scand,1975,46(5):795 803. Jensen JS.Classification of trochanteric fracture[J].Acta Orthop Scand,1980,51(5):803 810.;AO分型 A1型:经转子的简单两部分骨折,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撑,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沿转子间线;2、通过大转子;3、通过小转子。 A2型:经转子的粉碎骨折,内侧皮质在》2个平面上骨折,但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有一内侧骨折块;2、有数块内侧骨折块;3、在小转子下延伸超过1 cm。 A3型:反转子间骨折,外侧皮质也有骨折。1、斜形;2、横形;3、粉碎。 通常A1.1到A2.1被认为是稳定, A2.2到A3.3被认为是不稳定。 AO分型便于进行统计学分析。既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形态学描述,又可对于预后作出判断。同时在内固定物的选择方面也可出建议。 ;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内置物的植入位置; ; ;螺钉脱落的概率和TAD值呈正比。当平均TAD值从25mm降低至20mm时,螺钉脱落引起的固定失败率从8%降低到0。研究者鼓励在术中常规测量TAD值,如果导针位置表明TAD值大于25mm,他们建议重新复位并重新植入导针。 ;治疗方法;简单固定类:包括外固定架、多根空心螺丝钉(空心钉)等。;髓外钉板系统:Jewett钉板、DHS、DCS、PCCP、解剖型锁定板 等。 典型代表为Jewett钉板及动力加压螺钉、解剖型锁定板。;Jewett钉板;动力加压螺钉;DHS Dynamic Hip Screw 动力髋螺钉;DHS;DHS;DCS Dynamic condylar screw动力髁螺钉;DCS;DCS和95度切割钢板治疗反转子骨折 ;解剖型锁定板;解剖型锁定板;髓内固定系统: Gamma钉、PFN、PFNA等。 ;髓内固定系统;Gamma钉;PFN Proximal Femoral Nail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PFN;PFN; PFNA;PFNA;PFNA;PFNA;粉红色为适应范围;PFNA;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时机;并发症;外侧壁破裂的后果;隐性失血 ;隐性失血;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 Hidden blood loss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未输血的43例,平均年龄75.2岁,手术时间68.8min, 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69.0ml。 术前Hb平均113.2g/L,术后85.3g/L,降低了27.9g/L; 术前Hct平均34.27,术后26.13,降低了8.14。 围手术期失血量937ml,隐性失血占81.96% 输血支持的26例,平均年龄83.7岁,手术时间64.2min, 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37.0ml,输血量646ml。 术前Hb平均93.4g/L,术后91.1g/L,降低了2.3g/L; 术前Hct平均28.57,术后27.95,降低了0.62。 围手术期失血量706ml,隐性失血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