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与房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association between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pathway and susceptibility to atrial fibrillation.docx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与房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association between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pathway and susceptibility to atrial fibrillation.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与房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association between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pathway and susceptibility to atrial fibrillation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 5 摘要 背景 房颤(AF atrial fibrillation)是以心房快速不规则激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 常。它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我国 AF 患者总数接近 1000 万人。AF 可导 致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非瓣膜性 AF 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 5%/年, 是无 AF 者的 2-7 倍,其可使脑卒中危险性升高 4-5 倍,约 15%的脑卒中系 AF 所 致。同时,AF 也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一方面,心力衰竭患者 AF 发生率增加, 心衰患者中 AF 发病率高达 10-50%,并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 AF 发生率增加;另一 方面,AF 可加重心衰患者的左室功能异常,使心功能恶化,合并心力衰竭的 AF 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不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因此,AF 已成为一种严重威 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心律失常疾病。 目的 通过检测房颤病例与窦性心律对照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路相关基因 (ACE, AGT, AGTR1,AGTR2 和 CYP11B2 基因)多态性位点,分析其与房颤 易感性的关系以及这些基因多态性位点间的交互作用,从分子遗传学水平阐明房颤 的发病机制和发现我国人群房颤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危险基因型,并将其作为分子标 志物用于筛选高危人群或易感个体。 方法 房颤的发生机制迄今仍未完全阐明,一些研究表明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激活密切相关。本文采用病例一对照的研究方法, 在 691 例房颤病例和 694 例窦性心律做对照中,挑选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通 路中 ACE、AGT、AGTR1、AGTR2 和 CYP11B2 5 个基因共 35 个标签位点,运用 Sequenom MassARRAY 技术检测基因多态性位点。哈迪-温伯格平衡,基因型及等 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遗传模型分布差异和单体型、多体型分布差异用卡方检验分 析,它们与房颤风险的关联以非条件逻辑回归(Unconditionallogistic regression) PAGE PAGE 6 分析所得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及其 95%的置信区间(Confldence intervals, CI)表示,对年龄,性别,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房直径和高血 压、糖尿病发病率进行了统计校正。多重校正采用最保守的 Bonferroni 法或 permutation 法进行,矫正后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利用 MDR 软件分析基因-基因 交互作用,permutation 法进行矫正。 结果 在单位点分析中,我们发现 AGT 基因 r和 AGTR2 基因 rs6608590 与 中国汉族非家族性房颤相关。RP = 0.000, OR =4.929, 95% CI = 2.607- 9.316 for CT vs.TT)和 rs6608590(P = 0.000, OR = 1.748,95% CI = 1.300-2.350 for TC vs.CC)均为房颤危险因素。在显性模型中,携带 AGT 基因的 rTC 基因型和 CC 基因型的个体与携带 TT 者比较,其患房颤的风险增加了 4.744 倍 (P = 0.000, OR = 0.744, 95% CI = 2.553-8.928 for TC+CC vs.TT);在隐性模型中, Bonferroni 校正后所有位点无统计学意义。在 AGT 基因 rs7539020-rs3789678 单体 域中, ‘TT’单体型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P = 0.0247, OR = 1.282 and 95% CI = 0.996- 1.650) 。在双体型分析中,AGT 基因 rs7539020-rs3789678 的 ‘TC’是房颤的保护 因素 (for one-copy, P = 0.033, OR =0.700, 95% CI = 0.505-0.971)。AGTR2 基因 rs5193-rrrs6608590 的‘GAGT’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for one- copy, P = 0.013, OR =1.515 , 95% CI = 1.092-2.101;for two-copy, P = 0.017, OR =1.537 , 95% CI = 1.322-2.895)。利用 CV_TESTING-CVC-MODEL_OVERALL- MODEL_ATTRIBUTES,对于每一种单个位点、两个位点互作、三个位点互作、 以及四个位点互作模型分别进行检验,并挑出最优模型:AGT 基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