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火公司如何“挺”过苏联倒后的寒冬.docVIP

美国军火公司如何“挺”过苏联倒后的寒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军火公司如何“挺”过苏联倒后的寒冬   1990年―1991年,随着德国统一、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了。   按照西方人的观点,冷战是以西方的胜利而落幕的。但是,即便在美国人中间,冷战的结束倒让很多人有兔死狐悲的感觉,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的军火商们。   首要的道理很简单:几十年的老对手倒了,美国一下子成了惟一超级大国,一时没哪个国家有能力与其进行全方位的武力对抗,如此一来,美国在军费上也可以省省了。扣除物价因素,美国的防务预算在1987年―1997年间下降了31%,其中采购预算下降了一半有余。   ?S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军工产业的日子越来越紧巴,或者说明显不如以前滋润了。那么,他们是如何“挺”过来的?   冷战结束让军火商们闹心   在实体经济的各产业中,军工产业受制于政府采购的程度应是最大的,首要原因就是军用产品大体都是卖给政府尤其是本国政府的。即便在美国这个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原则的“龙头老大”国家,老百姓除了可以买枪支子弹,还没听过有买飞机、坦克的吧?有钱也买不到,除了可以收藏些古董级的;富人最多可以“富可敌国”,但绝不可能“强可敌国”。   当然,美国的军工企业(本文指那些向美国政府提供武器装备的企业)通常是既生产国防产品,也生产民品。最著名的莫过于波音公司,它虽然也生产军用飞机和导弹等,但在大众心目中还是靠波音系列民航客机闻名的,后者如今仍是其安身立命所在。但是,不少美国军工企业尤其是若干巨头的主要或首要产品线还是在防务方面。比如,在美国三个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的2000年销售额中,军备分别占到了73%、33%和48%。虽然这些企业也可外销这些产品,但由于多种原因成交有限,比如军品外销需经官方审批且只能主要针对美国的盟友,后者对军备的需求量相对有限且其中的发达国家也有自己的军备研发生产体系。比如,在上述三大企业的1999年销售额中,外销军备占比分别只有4.32%、2.44%和0.97%。因此,美国的不少军工企业对美国政府的依赖性极大,夸张地讲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命。   也正是由于美国军工产业与政府、与国际政治的特殊关系,他们或其中很多人乐见军备竞赛,甚至乐见战争的发生或延续。那么,值得一问的是:美国的军火商们是否曾发自内心地希望冷战、朝战、越战等尽快以美国的胜利而结束?与美国政府看似贴得最紧的他们,是否最不希望自己的祖国能最快、最轻松地赢得战争?在冷战结束之初,航天和电气等领域的军工巨头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领导人诺曼?奥古斯丁曾说,这是军工产业的1929年!他将冷战终结比喻为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将美国赢得冷战比喻为地狱般黑暗的来临,是不是有点“反动”?   总而言之,冷战结束带来的军费下降对美国军工产业是一个“噩耗”。   美国政府也揪着心   对于美国军工产业面临的问题,美国政府尤其是五角大楼方面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首要原因有二。   一是美国的军事实力高度依赖于国内军工产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没有后者,前者也就是纸糊的灯笼。换言之,美国国防部门与国内“私人”军工企业早已形成紧密的共生关系,后者通过从前者那里拿合同、订单来挣钱和生长壮大,前者则依靠后者获得更多和更先进的武器,谁都离不开谁。   美国国防部门的官员们将军工产业看成是关系到美国安全和世界地位、也关系到美国军方生死荣辱的头号战略性产业,从而也就担心,如果军工企业的日子难过,导致资金短缺、人才比如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流失、技术积累走下坡路,美国的军事实力也会失去强有力的支撑。与此相关,即便军工企业能够大规模转向民用市场,五角大楼也希望这适可而止:如果搞导弹的呕心沥血练就了天下第一的做茶叶蛋手艺,那搞导弹的手艺还能剩下多少?   二是产能过剩会抬升美国国内军品采购的价格。美国国防部门从国内采购武器装备时,定价时常采用的是“成本加成”,就是允许企业在生产成本之上加上一定的利润,以此作为政府的采购价。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保证企业的利润,从而有助于保证其发展后劲,令其继续有劲头去研发生产政府需要的产品;以前一点为基础,能让企业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产品的质量或技术水准上。反正五角大楼历来最怕的是自家的武器不够先进,不能独步天下,钱的事则好商量。但其主要缺点是:可能导致企业不注重控制成本,导致政府采购价虚高。因此,批判者们也将该定价方式视为五角大楼和企业沆瀣一气地在浪费和侵吞纳税人钱财。   在采用上述方法时,美国政府还允许企业将一定的间接成本也作为生产成本加到价格中。这样,如果企业的产能过剩,由此而来的人力物力消耗也就可能作为间接成本被加到价格上,如果美国政府不想压低企业的利润,就要付出更多的钱,也等于要间接地为企业的过剩产能买单。这也意味着,在冷战后的美国,不单单是军费的数额减少了,同样数额的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