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的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王》的课件

第九课 老王 一、认识老王 人物档案 姓名 职业 婚姻状况 健康状况 居住条件 命运结局 老王 三轮车夫 单身 眼睛残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也有病) 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 患病而亡 (1)、半价送冰 (2)、免费送人 (3)、病重时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 2、作者选取了老王的哪些事来表现老王的善呢?请拿起笔勾画出相关内容,用简介的语句概括与老王相关的事件。 (1)、外貌描写:他面如死灰……一堆白骨。 (2)、动作描写:第9、16段。 (3)、语言描写:第12段和第13段。 老王是虽处在病入膏肓,贫困的状态但依然对人憨厚、善良、知恩图报。 3、作者是如何写老王“病重时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 4、第三件事中写出老王的善良,那么其他事件中,老王又有什么品质呢? ①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②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心地善良; ③老王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知恩图报。 老王的形象: ? 老王是一个生活贫困,一生凄凉艰难但又为人厚道,关心他人,善良,知恩图报的普通人。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个不幸的人。 二、了解作者一家 1、到底作者做了什么?使老王如此亲人般对待自己,甚至于临终前拿礼物去报答她?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在不坐老王的平板车后,依然关注他的生活; (4)、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 1、在了解了不幸的老王和善良的作者一家之间的事后,我们再来思考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 2、杨绛真的幸运吗? 知人论世: 杨绛,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少年时代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读书。1931年于苏州东吴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即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是年夏季与钱钟书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业余从事创作。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小说《洗澡》等。 当时背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打倒,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王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干校六记2》 杨绛 我们“连”是一九七○年七月十二日动身下干校的……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杀去世。 得一承认自己总是“偏右”一点,可是他说,实在看不惯那伙“过左派”。他们大学里开始围剿“五一六”的时候,几个有“五一六”之嫌的“过左派”供出得一是他们的“组织者”,“五一六”的名单就在他手里。那时候得一已回校,阿圆还在工厂劳动;两人不能同日回家。得一末了一次离开我的时候说;“妈妈,我不能对群众态度不好,也不能顶撞宣传队;可是我决不能捏造个名单害人,我也不会撒谎。”他到校就失去自由。阶级斗争如火如荼,阿圆等在厂劳动的都返回学校。工宣队领导全系每天三个单元斗得一,逼他交出名单。得一就自杀了。…… 默存送我回队,我们没说得几句话就分手了。得一去世的事,阿圆和我暂时还瞒着他,这时也未及告诉……我们虽然相去不过一小时的路程,却各有所属,得听指挥、服从纪律,不能随便走动,经常只是书信来往,到休息日才许探亲。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