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醫望聞問切四診運用於口腔與舌診ppt课件_1
二、按診 對病人的肌膚、手足、胸腹、俞穴施行觸摸按壓,以測知局部之冷熱、軟硬、壓痛、痞塊或其他異常變化,來推斷疾病部位及其性質。 口腔疾病 口齒局部疾病 牙痛 牙癰 牙齩癰 牙宣 骨槽風 口瘡 口糜 唇風 牙 痛 牙痛是牙齒疼痛的簡稱。無論是牙體或牙齒周圍的病變均可引起該症。如常見的齲齒、牙癰、牙宣、牙齩癰、骨槽風等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牙痛。 風火----直侵牙體,邪聚不散,氣血滯留 齲齒 牙癰 胃火----素盛之人,循經上蒸,傷及齦肉脈絡 ? ? ? 或風熱邪毒外犯? ? ? 牙宣? ? ? ? ? ? ? ? 牙齩癰 -----腎陰虧損,虛火上炎,灼爍牙體及牙齦? ? ? ? ? ? ? 骨槽風 證型 病因 症 狀 治 則 方 藥 實火 風火牙痛 牙齦紅腫,得冷痛減受熱痛增,全身發熱,惡寒,頭痛,口渴,舌紅苔白乾,脈浮數 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薄荷連翹方 胃火牙痛 牙齒疼痛劇烈,牙齦紅腫較甚,或出膿滲血,腫連腮頰,頭痛,口渴引飲,口臭,大便祕結,舌苔黃厚,脈象洪數 清胃瀉熱,涼血止痛 清胃散 虛火 虛火牙痛 牙齒隱隱作痛,牙齒浮動,午後疼痛加重。牙齦微紅,微腫,久則齦肉萎縮,腰痠痛,頭暈,舌質紅嫩,脈細數。 滋陰益腎,降火上痛。 知柏八味丸加狗脊 脾虛用左歸丸 實火 虛火 牙 痛 裂紋:舌上淺裂紋主要是由於舌黏膜萎縮,使舌之縱紋或橫紋透出表面而形成,舌之深裂紋則為較嚴重的舌萎縮性病變,使舌上皮失去正常結構。裂紋可呈縱形,橫形,井形,爻紋,腦回狀,鵝卵石狀。裂紋常見於慢性舌炎中,兼見舌痛,口乾等現象。 光滑舌(鏡面舌) :主要為絲狀乳頭及蕈狀乳頭均萎縮所形成。形成原因多由汗下過度,應潤而用燥藥,病久失治。 (三)望舌質-舌態 痿軟:舌軟而至無力的自由轉動,稱痿軟舌,此有暴久之分。 強硬:舌強不能言,指中樞神經病變,常是溫熱病熱入心包之後,由於熱擾神明,神志昏迷。又說若雜病舌見強硬,多屬內風,常為中風預兆。 偏歪:屬全身病時往往見于中風後遺症,常與口眼歪斜或四肢偏癱同時並見。屬局部病的則為舌下神經受壓迫損傷等。 顫動:舌之顫動多責於肝。常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體虛軟弱的患者,或慢性酒精中毒者。 伸縮:可見吐弄舌及短縮舌。 (四)望舌苔-苔質 (五)望舌苔-苔色 苔色有白、黃、灰黑。 健康人舌上常有薄薄一層白苔。 苔色可由白到黃,由黃到灰黑(熱證);可由白到淡灰,或淡黑色(寒證)。 白苔是各種舌苔中最常見的,屬肺,主表,主寒。 黃苔患者的舌質,多見紅或絳色。黃色舌苔,一般示病入裏,邪已化熱。一般疾病,初起舌苔均為白色,必發熱已達一定程度,持續一定時日,舌苔始轉黃色。 灰黑苔病情多數必較嚴重,主要是絲狀乳頭增殖變黑所致。灰黑苔患者之舌質則視病情而異,多數為紅絳舌。雜病見灰黑苔,皆因實熱傳裏。 聞診 聞診是利用聽覺以及嗅覺來診察疾病,包括聽病人語言、呼吸、咳嗽等聲音,嗅病人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和排泄物的氣味。 一、聽語聲 1.語言: 語音低微,說話時斷時續為虛證。 語言響亮有力為實證。 身熱煩躁、多言者,多屬於實熱證。 安靜、少言者,多屬於虛寒證。 高熱神昏,胡言亂語,聲音有力者稱為『譫語』。 自言自語,聲低無力,反覆斷續者稱為『鄭聲』。 狂言笑罵,語無倫次,多為癩狂。 2.聲音: 咳嗽聲低微或先重後輕,呼吸聲微弱者為虛為寒。 咳嗽聲響亮或由輕轉重,呼吸聲粗大者為實為熱。 若嘔吐聲響亮,量多者為實。 嘔吐聲低弱,量少者為虛。 胃部有水聲者,為胃中停水。 腸鳴氣脹者,為中焦氣滯。 二、嗅氣味 1.呼吸氣:氣熱者為肺熱;氣冷者為肺寒。 2.口氣:若口中有酸腐味是傷食,或是消化不良、脾胃虛弱。 3.口臭:常見於口疳、牙疳、齲齒等口腔疾病,多屬於胃熱。 4.痰、尿、便氣味:若氣味臭、色深、質稠,多為溼熱或熱毒。如果無臭氣、色淡、質稀,多為寒溼或虛寒。 問診 問診是了解病人病情和病史的主要方法,在四診中占有重要地位。 問診是詢問病人或陪診者來了解疾病發生的時間、原因、經過、病痛所在、既往病史、生活習慣以及飲食愛好等與疾病有關的情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