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鼻窦影像诊断(乡镇培训)ppt课件.pptVIP

鼻腔鼻窦影像诊断(乡镇培训)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腔鼻窦影像诊断(乡镇培训)ppt课件

鼻和鼻窦肿瘤 (一)良性肿瘤 ⒈内翻性乳头状瘤 ⒉骨瘤 ⒊血管瘤 (二)恶性肿瘤 ⒈上皮性 ⒉非上皮性 内翻乳头状瘤 (inverting papilloma) 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鼻部新生物的3% 男女比例为2~7:1,40~50岁为好发年龄 病理:呈息肉状,好发于鼻腔侧壁,常侵入筛窦和上颌窦,组织学上为移行上皮或柱状上皮细胞增殖,特点是增生的上皮团块向水肿的基质内倒生 鼻镜检查:鼻腔内息肉样肿物,质软,触之易出血 30~60%术后复发;5~15%恶变 影像学表现 CT 一侧鼻腔和同侧上颌窦,有时筛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 不规则分叶状,密度均匀 部分肿瘤可见钙化 邻近骨壁可有吸收、破坏 MRI 于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增强检查,呈轻度强化 左鼻腔内翻 乳头状瘤 (图) 骨瘤(osteoma) 来自胚胎性软骨残余,成年后有自行停止生长的趋势 多为男性,好发于额筛交界区,以额窦发病最多,其次为筛窦,鼻腔、上颌窦较少 病理分型:密质骨型、松质骨型及混合型 X线:较大骨瘤表现为高密度肿块影 CT: 采用骨算法,以区别密质骨型、松质骨型及混合型骨瘤 血管瘤 为血管组织先天性异常,多起源于粘膜,少数可原发于骨内 以鼻腔、上颌窦多见,呈膨胀性生长 CT: 鼻腔及鼻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 膨胀性生长,窦壁骨质受压移位或呈吸收改变 骨内血管瘤呈蜂窝状破坏,有细小骨间隔 MRI: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显著增强 生活家饮食保健孕期选择食用油的学问邢台市第四病院罕见护理应急预案猪气喘病综合防制技术动物营养系列理想蛋白与氨基酸模式的研究进展皮肤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我国有关食物添加剂营养强化剂食物新资本的治理律例与标准 鼻腔鼻窦影像诊断 目的与要求 熟悉鼻和鼻窦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其价值和限度 掌握鼻和鼻窦病变的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了解感染性疾病及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 检查方法(X线) ⒈鼻骨侧位 ⒉鼻骨轴位 ⒊华氏位(Water位) ⒋柯氏位(Caldwell位) ⒌侧位 ⒍视神经孔位 检查方法(CT) 轴位 基线:下眶耳线 层厚和层距:3mm或5mm 距阵:512×512 扫描范围:上牙槽突至额窦消失 骨窗及软组织窗 冠状位 基线:与听眦线垂直或与上颌窦后壁平行 鼻窦CT正常解剖 额窦:左、右两侧,四壁,开口筛漏斗,中鼻道 筛窦:每侧约10个气房,分为前、后组,分别开口于中鼻道和上鼻道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气化程度不一,中间有分隔,两侧不对称,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5个壁,前壁、后外侧壁、内壁、上壁(眶底)、下壁。窦口位置高,开口于中鼻道 鼻窦CT正常解剖(图) 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 complex,OMC) 广泛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时提出的新概念 独立的解剖学结构,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 是指上颌窦开口、筛漏斗、半月裂孔、钩突和中鼻道构成的一含气通道 提供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的空气引流和借助于黏膜纤毛运动将窦腔内分泌物排出 窦口鼻道复合体附近有轻微的黏膜病理改变就可以干扰黏膜清除功能,进而干扰鼻旁窦的通风换气和引流 窦口鼻道复合体 钩突 筛漏斗 半月裂孔 中鼻道 上颌窦开口 检查方法(MRI) 常规序列(T1WI、T2WI) 多方位重建 脂肪抑制技术 增强检查 水成像技术 异常影像学表现 黏膜增厚 窦腔积液 肿块 窦腔形态、大小异常 鼻腔大小、形态异常 骨质异常 邻近解剖结构改变 观察、分析和诊断 了解个体发育和正常变异 分析病变确切部位及与周围结构关系 观察病变所致骨质改变 观察病变强化表现,了解血供状态 疾病诊断 鼻窦炎性病变 鼻和鼻窦肿瘤 鼻和鼻窦骨折 鼻窦炎性病变 (一)鼻窦炎 (二)鼻及鼻窦息肉 (三)黏液囊肿 (四)粘膜囊肿 (五)鼻窦霉菌病 (一)化脓性鼻窦炎 supprative sinusitis 继发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或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筛窦,可多发或全组鼻窦 病理: 黏膜血管扩张、充血、分泌物增多,黏膜肿胀 慢性期,黏膜肥厚、息肉样变、黏膜纤维化萎缩、乳头状增生、窦壁骨质增生 影像学表现 CT 鼻窦黏膜增厚与窦壁平行,黏膜肿胀明显可呈分叶状或息肉状 分泌物潴留,呈气液平面 慢性期窦壁骨质硬化增厚 增强检查,黏膜明显强化 MRI 增厚的黏膜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渗出液信号受蛋白含量影响 慢性鼻窦炎(图) 全组鼻窦炎伴骨质增生(图) (二)鼻及鼻窦息肉 polyps of nasal cavity 鼻黏膜在变态反应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形成的带蒂肿物 多见于上颌窦、筛窦和鼻腔 病理:呈大小不等的质软、半透明状水肿样组织块。镜下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