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二
第一讲 记叙文写作方法一
一、欣赏
牛局长的电话
自从牛德生当上局长后,就很少回家看望住在乡下的父母亲,二老也难得到县城儿子家住个十天半月。乡下离县城有七八十里地,平常联系也不方便,遇到有急事还得跑到五六里远的小镇打电话。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八点多钟,牛局长刚到办公室坐下,女秘书就接到一个电话:“请找牛娃接电话!”电话是牛局长父亲从家乡小镇的电话亭打来的,老伴昨夜去世,他大早赶五六里路跑到镇上打电话通知儿子,结果儿子家没人接电话,只好打到儿子办公室来。“牛娃”是牛局长的乳名,女秘书自然不知道。“我们这里没这个人!”女秘书“啪”的一声将电话压上了。牛局长父亲不禁纳闷:自已的儿子不是一局之长吗,怎么会没这个人?老伴因病去世,做儿子不知道行?牛局长父亲急得团团转,不由得摸起后脑勺,突然急中生智:单位里不都兴称官职吗,不妨找“牛局长”试试。于是又提起电话拨了一次,接电话的仍是刚才的女声:“喂,请问找哪位?”“请问牛局长在不在?”“等一下,我看看。”女秘书放下电话,去给牛局长传电话。牛局长一听是找“牛局长”的,以为又是哪个单位的事要协调,于是对女秘书说:“就说在开会,等会再打。”女秘书拿起电话,回了句“牛局长在开会,等会再打。”就把电话挂断了。牛局长父亲不知道儿子为何不接电话,只好等了一会又将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仍是那个女的:“请找牛德生接电话!”这回牛局长父亲换了一种口吻,相信这下儿子该接电话了吧。女秘书听了这种口气,知道这人肯定和局长关系不是一般,赶紧过去传话。牛局长一听是找“牛德生”,认为不是同学就是亲戚求他帮忙,只是将手一摆:“就说我不在!”女秘书照局长意思回复过去后,就挂机了。 牛局长父亲一听肺都要气炸了:刚才明明还在,怎么一会儿又说不在?狗日的还给老子玩花样!他憋着性子,分析着如何让儿子接电话,忽然他想起一次,看见儿子接电话毕恭毕敬的情景,不觉计上心头,重新将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还是那个女同志:“喂,请叫小牛接电话。”女秘书一听语气,认为是哪位首长,不敢怠慢地去请局长接电话。牛局长一听是找“小牛”,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三步并两步走到电话旁,恭恭敬敬地拿起话筒:“喂,请问是哪位领导……”?话没讲完,话筒那边就传来老父嘶哑的吼声:“领导个屁!龟儿子,我是你老子,你妈昨晚死了!”牛局长一听,立马瘫倒在地。
公园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九日,阳光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云在空中缓缓地漂浮着,宛似轻纱一般。翠绿的参天大树把这片绿草地围成了一个心形,几株小花在这心形草地上散发着芳香,蝴蝶们在翩翩起舞,小鸟们也在这里安了家。我漫步在这好似仙境般的草坪上,抚摸着一棵棵参天大树,听着它们心中充满爱的故事……
——题记
一
苏格兰的夜是寂静的,没有一丝声,人们好像早已入睡。我走在格拉斯哥的街道上,一盏盏路灯把漆黑、阴冷的夜照得明亮、温和。街道上没有别人只有我。一天的紧张的报社生活让我头晕目眩,没有一丝睡意。
走到一家收容所门口,我停下了脚步。门上贴着一张告示,告示上画着一位面带微笑、满头银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
心愣了一下,皱了皱眉头,这是给谁写的呢?我想了想,是儿子?还是女儿?是丈夫?还是……
我的眉头越皱越紧,心里的疑云越来越浓,“去拜访一下她吧!”我做出了决定。
按照地址,我走到了一家人的门前,轻轻敲了敲门,门竟然开了!这门没锁!要是进了贼怎么办?我不禁为她担心。一位老人迎了出来,一看是我,不禁脸色暗了下来。“您好,先生,有什么事吗?”老人问道,并示意我进去。
我坐在了沙发上,火炉烧得很旺,书架上有些灰,好像很久没有用过了。楼梯、箱子等等也是这样。可是桌椅、台灯和电话却是一尘不染,怎么会这样呢?噢!我明白了,原来是她为了找女儿,一直在用电话和纸求助。
那位老人端了一杯咖啡走了过来,递给了我“先生,您有什么事吗?莫非……您有我女儿的线索了?”她越说越兴奋,眼里充满了希望。
我抿了一口咖啡,轻轻把杯子放在了桌上,双手交叉。望着她,她有着白花花宛如瀑布的长发,额头满是皱纹,两只大眼睛布满了血丝,鼻子微微上扬,嘴又厚又大,但早已因为干涸裂伤了好几道,隐隐有些血液。衣服打过好多补丁,手关节处磨出了好大的一个茧子。看来她好几天没睡觉,一直在为找人而打电话、写告示。
“对不起,我没有您女儿的线索。”她的脸又暗了下来,“但是!”我说,“我是一个报社记者,可以帮助您!”
她又重新高兴了起来,握我的手,高兴地直摇:“谢谢……”
我告辞了,走出那家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母爱,是的,母亲的胸怀是博大的,那未上锁的门,应该是随时让迷途的女儿推门回家而留的吧!
二
秋风瑟瑟,红叶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