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处方药营销带金销售寿终 学术推广外包渐热.doc

[应用]处方药营销带金销售寿终 学术推广外包渐热.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处方药营销带金销售寿终 学术推广外包渐热

处方药营销带金销售寿终 学术推广外包渐热   西方有一句谚语:当命运在这里关上一扇门时,必定在那里又开了一扇窗。当前政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反商业贿赂的大规模开展,狠狠地打击了处方药原有的“带金销售”行为。在处方药市场上,“带金销售”之门被堵上了,那么,哪扇窗又被打开了呢?   关上的门   当前业内普遍认为,处方药销售正在经历考验。   首先,去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对部分药品从出厂环节制定价格试点的通知,从源头上控制药品价格的序幕就此拉开。今后,国家对药品价格的控制将从原来的制定药品最高零售价发展到限制最高出厂价和零售价“双剑并举”。这样一来,低出厂价格的药品将无法虚高零售价格。原来依靠药品经销差价空间赖以生存的大量医药居间人群体(掌控一定市场资源的药品中介商),因生存空间大大缩小将受到重创。因此,业内专家认为,一些医院以居间人为主导的处方药销售模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将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规定中的第四章第二十四条: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标注的药品名称,必须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的命名原则,并与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相应内容一致。第二十七条规定:药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禁止使用未经注册的商标以及其他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名称。这意味着,同一种药品有多个商品名的现象将成为历史,市场上药品的名称将更加规范。业内认为,此举将压缩一些仅靠简单仿制药品或更改产品剂型以维持生存的处方药企业的生存空间。     此外,据悉,2005年12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草案中,对刑法第163条作了重要修改,对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作出了具体的处罚规定。这意味着,发生在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也将以商业贿赂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此举将使”带金销售“彻底退出医院市场,与之密切关联的医药居间人的生存将越来越困难。     业内资深人士程雪翔指出,今年4月郑州药品交易会的空前火爆,是处方药销售模式即将转变的特殊体现。大量医药居间人希望在会上找到一根“救命稻草”,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逐渐退出医药销售舞台。     由此可见,所谓的处方药销售面临的考验,并不是指全国医院市场对于处方药的需求下降,而是处方药销售模式将经历一次大的调整,逐渐从带金销售转向耗时费力的学术推广销售,并将围绕这一销售模式的调整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变化。     打开的窗     被关上的门是早就该关的,但打开的窗在哪里呢?威尔曼国际新药(北京)公司总经理顾向科预测,今后,围绕处方药销售模式的调整将出现种种变化。     首先,在未来两三年内,占有相当的处方药销售份额的医药居间人将逐步退出医院市场。其次,与之“相依为命”的那些没有专业推广队伍、只有低附加值产品的中小处方药生产企业也将被逐步淘汰出局。有人预测,随着这些企业的淘汰出局,将有1200亿元的医院处方药市场空间被让出,这将成为生存下来的处方药生产企业和跨国公司重点争夺的“蛋糕”。   而一部分退出医院市场竞争的处方药企业,将转战0TC市场,使得OTC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但他们的加入,并不是简单分食现有的OTC市场,相反,他们会与现在的OTC企业一起将“蛋糕”做大。毕竟医院市场的转变,为OTC产品进入医院市场提供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机遇。     还有一些处方药企业,他们本身并不缺乏高附加值的产品,但过去完全依赖居间人的销售模式,使他们没有培养起自己的推广队伍,也没有学术推广的经验,市场环境的突然改变让他们一时间无所适从,甚至沦落到了“拿着金碗讨饭吃”的尴尬境地。业内专家认为,这些企业未来的出路可能有三种:一是尽快招募自己的销售队伍,自行开展学术推广活动;二是寻求国内有处方药销售实力的药企或具有区域性医院终端优势的医药流通企业作为产品代理商,自己则专心赚取生产环节的利润;三是将药品的学术推广外包,将产品的销售委托给专业的学术推广机构,并且与之结成战略发展联盟。     专业的处方药学术推广,有可能成为一个服务于医药行业的新行当。因为有学术推广价值的产品却不会推广的企业为数众多,对他们而言,自己建立学术推广队伍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是那些自己有推广队伍的企业,自己的队伍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领域,而对1200亿元的市场规模的渴求,又让他们希望涉足尽可能多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借力专业的处方药学术推广机构,不失为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     前面的路     专业的处方药学术推广机构,在处方药生产企业和医生之间,担负着满足双方需求的任务。     记者最近在一次采访中获知,某企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