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微课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将相和》微课教学设计

18、《将相和》导入: 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将相和》中的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二、学习第一个故事。 (1)仔细、快速地阅读第一个小故事, 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完璧归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经过 结果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看看蔺相如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蔺相如的分析,进退应对有余,反映了蔺相如是个深谋远虑、聪明过人的人。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能看透对方的心思而随机应变,他的言行反映了他机智过人。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地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撞表现了蔺相如的勇敢无畏。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占了理,所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 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那个词体现了蔺相如无所畏惧?(大大方方)为什么蔺相如为大大方方地说?因为蔺相如已“完璧归赵”,所以无所畏惧。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吧!三、板书设计将相和 蔺相如 机智 勇敢四、作业设计(一)按要求改写句子。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根据意思写成语。1、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指极其稀有的珍贵东西。 ( )2、比喻把原物完整的归还本人。 ( )3、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 )教学反思:《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且又互相联系。教学时,我让学生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学习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