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N―γ和IL―1在鼻咽血管纤维瘤中表达及其意义.docVIP

IFN―γ和IL―1在鼻咽血管纤维瘤中表达及其意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FN―γ和IL―1在鼻咽血管纤维瘤中表达及其意义

IFN―γ和IL―1在鼻咽血管纤维瘤中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 目的 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在鼻咽血管纤维瘤中的表达水平,探讨IFN-γ和IL-1在鼻咽血管纤维瘤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FN-γ和IL-1在2000~2012年期间20例鼻咽血管纤维瘤和2015年3~6月期间10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IFN-γ和IL-1蛋白在JNA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明显高于IFN-γ和IL-1蛋白在下鼻甲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P均0.05)。 结论 IFN-γ和IL-1在鼻咽血管纤维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较高,可能是参与鼻咽血管纤维瘤骨质破坏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鼻咽血管纤维瘤;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 R739.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8-0001-03   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为鼻咽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10~25 岁的青年男性,由大量的血管、弹性纤维及致密结缔组织组成,Liang等[1]认为其本质是血管错构瘤。虽然JNA是良性肿瘤,但其破坏颅底及周围骨质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JNA破坏颅底骨质进行扩张性生长的机制尚未清楚。最近在研究病理性骨质破坏性疾病中发现IFN-γ和IL-1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骨质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2-4]。JNA的骨质破坏过程与胆脂瘤的骨质破坏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良性肿瘤,都会破坏颅底骨质进行扩张性生长。本实验拟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IFN-γ和IL-1在JN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JNA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20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标本来自于2000~201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福建省耳鼻喉研究所石蜡包埋存档蜡块。鼻咽血管纤维瘤组: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标本共20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年龄11~35岁,平均18.5岁,其中男20例,女0例。按Metin等[5]的肿瘤分期标准:Ⅰ期7例,Ⅱ期6例,Ⅲ期6例,Ⅳ期1例。对照组10例下鼻甲组织术后诊断为下鼻甲慢性炎症,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25岁,其中男5例,女5例。标本来自2015年3~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在内窥镜下取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患者的下鼻甲组织。标本均是24 h内取材,应用4%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   1.2 试剂   兔抗人IFN-γ单克隆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和兔抗人IL-1多克隆抗体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步骤如下:①烤片,68℃,20 min;②常规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Ⅰ20 min-二甲苯Ⅱ20 min-100%酒精Ⅰ10 min-100%酒精Ⅱ10 min-95%酒精5 min-80%酒精5 min-70%酒精5 min;③阻断 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3%H2O2 37℃孵育10 min,PBS冲洗3×5 min;④抗原修复:置0.01M枸橼酸缓冲液(pH 6.0)中煮沸(95℃,15~20 min),自然冷却20 min 以上,再用冷水冲洗缸子,加快冷却至室温,PBS冲洗3×5 min;⑤正常羊血清工作液封闭,37℃10 min,倾去勿洗;⑥滴加一抗4℃冰箱孵育过夜,PBS冲洗3×5 min(用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滴加生物素标记二抗,37℃孵育30 min,PBS冲洗3×5 min;⑦滴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素卵白素工作液,37℃孵育30 min,PBS冲洗3×5 min;⑧DAB/H2O2反应染色,自来水充分冲洗后,苏木素复染,常规脱水,透明,干燥,封片。用PBS代替第一抗体作为阴性对照,用已知阳性片做阳性对照。   1.4 免疫组化结果判断[6]   IFN-γ和IL-1的阳性染色者细胞胞浆有棕黄色颗粒沉着,阳性细胞数:0分为无阳性细胞,1分为阳性细胞数75%。染色强度:0分为无染色,1分为弱染色,2分为中等强度染色,3分为强染色。计算各抗体的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得分,以3~7分为阳性。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IFN-γ和IL-1阳性表达率采用χ2 检验或者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FN-γ和IL-1的阳性表达   主要位于JNA血管壁内皮细胞和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