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PTG诱导剂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基因表达影响
IPTG诱导剂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基因表达影响
摘要:对已构建的含β2毒素基因重组质粒pETXB2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并用SDS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β2毒素基因的表达情况。经酶切鉴定证实,pETXB2重组质粒含有β2毒素基因而且阅读框架和基因序列正确。同时采用IPTG诱导剂在改变培养基的pH、培养温度、诱导剂的加入量及诱导时间4个方面对β2毒素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其最佳的表达条件是37 ℃,pH 7.0的培养基中,用终浓度为0.8 mmol/L IPTG诱导4 h,β2毒素蛋白的表达效果最好。
关键词:C型产气荚膜梭菌;β2毒素基因;优化表达
中图分类号:S852;Q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3-074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3.051
Abstract: An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 plasmid pETXB2 containing β2-toxin gene was conducted with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enzyme digestion,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β2-toxin gene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condition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digestion identification,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ETXB2 contained β2-toxin gene and have positive reading frame. Meanwhile IPTG was adopted as inducer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expression of the β2-toxin gene in four aspects of changing medium pH, culture temperature, amount of inducer, and inducing tim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 was the temperature 18 ℃, medium pH 7.0, final concentration 0.8 mmol/L IPTG, inducing time 4 hours, the expression effect of β2-toxin protein was optimized under the condition.
Key words:Clostridium perfringene type C; β2-toxin gene; optimal expression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是人类和动物主要的病原体,可引起肠道和组织感染,是多种肠毒血症、肠炎、食物中毒和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4]。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梭状芽孢杆菌,可产生至少17种毒素,其中主要毒素为α毒素、β毒素、ε毒素和ι毒素,根据产生的毒素类型将其分为A、B、C、D和E 5种毒素型[5-8]。作为一种重要的病原体,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分布于水和食物等各种环境,此外在人和多种动物的肠道菌群中也普遍存在。产气荚膜梭菌以芽孢和繁殖体形式栖居在土壤里,由于其能产生具有抵抗力的芽孢,已成为水污染重要的指示菌[9-11]。
产气荚膜梭菌所有的菌型均产生α毒素,B型和C型主要产生β毒素,B型和D型主要产生ε毒素,E型主要产生ι毒素[12]。研究人员一直认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β毒素只有一种,但新近研究表明其可产生β1和β2两种毒素,其中β2毒素是更重要的毒力因子,β2毒素与β1毒素及其他毒素均没有显著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但与β1毒素具有相似的生物学活性,对于肠细胞都具有细胞毒性并且小剂量毒素即可导致小鼠死亡[13-15]。目前,鲜见国内关于β2毒素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的报道,本试验克隆了β2毒素基因并明确了其核苷酸序列,同时以IPTG为诱导剂和改变培养条件对β2毒素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实现目的蛋白表达的最大化,从而为下一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β2毒素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株和质粒
C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菌C59-44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受体菌JM109、BL21(DE3)、载体pET- 28c由吉林化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保存;质粒pGEM-T购自Promega公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