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解析

目 录 施工作业指导书………………………………….2-4 施工作业指导书………………………………….5-19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20-28 湿喷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29-40 格栅钢架施工作业指导书…………………………………41-49 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书……………………………………50-69 衬砌施工作业指导书……………………………………70-102 久永铁路隧道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 适应范围 二、 作业准备 2.1 施工技术准备 2.2 外业准备 三、技术要求 四、 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 4.1 施工程序: 4.2 施工工艺: 五、原材料的要求 六、劳动力组织与施工机械的配置 七、安全要求和环保要求 久永铁路隧道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铁一局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线隧道正洞Ⅲ、Ⅳ、Ⅴ级围岩的开挖、出碴施工。 二、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以下规范、技术标准、施工图纸,制定隧道施工安全措施,提出隧道施工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287-2004号) (3)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线站前综合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线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隧道地质条件、覆盖层厚度、开挖断面尺寸、围岩类别、隧道长度、工期要求、钻爆设计、配套机械等。 施工前,应由专业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认人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 三、技术要求 3.1本线地质条件复杂,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本区域地质作用较强烈,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不良地质发育,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类型较多。沿线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岩溶、顺层、危岩落石、人工坑洞(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以及软土、松软土、膨胀土、红黏土、石膏等特殊岩土。 3.1隧道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里 程 长 度(m) 备 注 1 佛顶竹隧道 DK28+866~DK30+039 1173 不良地质为岩溶及洞门边坡顺层 2 核桃田隧道 DK30+786~DK31+374 588 岩溶中等发育 3.2 要求本标段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3.3 土质隧道施工严格按照“严控水、强支护、短进尺、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冲沟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 3.4 石质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3.5 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 3.6 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 3.7 Ⅳ级围岩偏压段和Ⅴ级围岩一般地段,采用分部开挖,保留核心土,每循环进尺控制在0.6~1.5m以内;Ⅲ、Ⅳ级采用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3m以内; 3.8 土质隧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3.9 施工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压入式或巷道式通风。 3.10 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各级围岩预留变形量见表3.10。 表3.10 各级围岩预留变形量(㎝) 围岩类别 预留变形量 Ⅲ 3 Ⅳ 3~5 Ⅴ 6 注:表列数值为参考预留变形量值,施工中应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结合地质情况,根据量测资料的变形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的大小。 3.11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并实施全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将其纳入正常施工工序管理。施工期间应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组织。具体见《监控量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3.12弃碴坡脚采用M10浆砌片石挡墙挡护,碴顶设截水天沟,碴场坡面及顶面均予以绿化。 3.13 施工误差 施工误差取5cm。隧道开挖断面除考虑设计断面尺寸外,还应考虑预留变形量、施工误差对开挖断面的影响。 四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