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古籍分类表研制及应用
中医古籍分类表研制及应用
摘要:在以往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医古籍分类方法进行研究,编制了新的《中医古籍分类表》。文章介绍了其适用范围、类目设置和分类体系结构,阐述了其编制原则、指导思想,明确了类目顺序、类目名称设置方法及类目调整情况。新的《中医古籍分类表》已在多家藏书单位进行推广应用,为中医行业提供了方便、实用、统一的中医古籍分类方法,促进了中医古籍分类检索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关键词:《中医古籍分类表》;中医古籍;分类表;研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2-0052-03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TCM ancient books, and compiled the new Zhong Yi Gu Ji Fen Lei Biao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work. It introduced the applicable scope, category setting and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expounded the compilation principle and guiding ideology, and identified the category sequence, the name of the category setting method and the adjustment of category. The new Zhong Yi Gu Ji Fen Lei Biao has been applied in several collection units, which provide a convenient, practical and unified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TCM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lassification retrieval system of TCM ancient books.
Key words: Zhong Yi Gu Ji Fen Lei Biao; TCM ancient books; classification scheme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长期以来,中医行业内古籍文献分类方法多样,类目繁杂,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这不仅使中医古籍文献在图书馆内管理和图书馆间交流上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1]。通过对古今各种中医古籍文献分类方法的全面梳理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于2014年1月研制了新的《中医古籍分类表》,经过多个课题的实践与完善,目前已在中医行业多家藏书单位推广应用。
1 编制《中医古籍分类表》
1.1 适用范围
《中医古籍分类表》适用于各类型藏书单位对中医线装古籍的分类,可将其作为传统四库分类表及其他古籍分类表中子部医家类下的详细分类表使用。其中,中医线装古籍的范围可涵盖建国以后影印出版的线装以及其他古典装帧形式的中医古籍。
1.2 类目设置
《中医古籍分类表》主表设有22个一级类目(类编、医经、医理、诊断、伤寒金匮、温病、方书、临证总论、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眼科、耳鼻喉口齿科、医案、本草、针灸、推拿按摩、其他外治、养生、综合),68个二级类目和38个三级类目,并设置类目编码、类目注释。
本分类表还编制了附表,即《中医古籍分类表》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2]分类表、《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3]分类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4]的分类映射表,解决了较为常见的古籍文献分类方法因存在差异而导致的分类困难和交流困难。
1.3 体系结构
根据中医古籍文献内容特点,除了类编外,《中医古籍分类表》分为6部:
1.3.1 医经医理部 包括医经、医理2类,主要是对《黄帝内经》《难经》的各种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
1.3.2 诊法部 包括诊断1类,主要是对《脉经》、历代脉学、脉诊、其他诊法的研究。
1.3.3 药治部 包括伤寒金匮、温病、方书、临证总论、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伤科、眼科、耳鼻喉口齿科、医案、本草13类,主要是利用内服中药治疗疾病的方法。
1.3.4 外治部 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其他外治3类,主要是通过体表刺激治疗疾病的方法。
1.3.5 养生部 包括养生1类,主要是按照治未病理论,通过饮食、气功、广嗣、祝由等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英语16时态讲解.doc VIP
-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实.docx VIP
- 中国人寿:养老险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pdf
- 申论规范词1000条【2024版】.pdf VIP
- 2025年《高速铁路概论》课程考试题库(含各题型).docx VIP
- 多腐蚀交互作用下的管道失效压力计算模型研究.docx VIP
- 10.1.1酸碱指示剂和常见的酸 课件(共31张PPT)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最新国企笔试题库与答案.docx VIP
- 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pptx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练习题库(1000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