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满有运动象征意义及对边区民众生活方式影响
吴满有运动象征意义及对边区民众生活方式影响
摘要:“吴满有运动”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对抗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决边区严重粮荒问题。而发起的一场劳模运动。昊满有由此也成为边区民众心目中的英雄。逃荒农民也能成为英雄,这在农民的固有意识中是从来未有的现象。于是当劳动英雄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对象之时,我们会发现边区民众的劳动观念与社会意识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进而又从根本上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中。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中。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吴满有运动;自我意识: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D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05-0063-03
抗战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和国民党的封锁包围,陕甘宁边区的处境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由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起,在陕甘宁边区率先开展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并涌现出众多的劳动模范和许多劳动致富的农民,著名的劳动英雄吴满有就是最突出的一位。基于以往对此问题的论述大都偏重于宏大的叙事模式,似乎较少关注乡村民众本身对此的感悟。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吴满有为代表的劳动英雄的象征意义作为切入点。从乡村民众的视角来看待“吴满有运动”对陕甘宁边区乡村民众的影响。
一
吴满有(1893年一1959年),陕西横山人。1928年因逃避灾荒,移居延安柳林吴家枣园。1934年土地革命后分得一座荒山。由于他勤劳,再加之他有计划的安排农事,成为边区开荒地最多、增加粮食最多的农民。同时他还领导了吴家枣园的全村变工,使得吴家枣园成为劳动模范村。由于其突出的成绩,在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上被选为特级劳动英雄,并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接见,后成为毛泽东的亲密战友。1943年3月,《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提出了“开展吴满有运动”的号召。文章指出:“吴满有这种响应政府号召,努力生产,周密计划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他的方向,就是今年边区全体农民的方向。”于是农业上的“吴满有方向”与工业上的“开展赵占魁运动”一起成为“延安精神”的象征。
为吴满有等为代表的劳动英雄召开大会。这是自盘古开天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吴满有是劳动者英雄,是新社会的“状元”。这种对劳动者的认同“不仅是中国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而且是东方各民族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当劳动英雄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对象之时,我们会发现人们的劳动观念与社会意识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曾经是一个逃荒卖女的破产农民吴满有,结果凭借自己的勤劳。可以与领袖的照片并排摆放,对于民众来讲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在此对劳动者的认同可以说使他们的自信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这种深切的内心感悟让他们充分相信:“他们就是中国,他们就是中国的未来,他们并不只是这样在说,不是的,而是明明白白地表现在他们充满自信的每句话和每个行动上,表现在每种表情和每种微笑上。”
很明显在民众眼中,“使他在人民心中和毛泽东朱德并列的,不只是他的人格。他已经成为中国农民善良、健全、前进的象征,他已经成为对于克服古老落后的成功。对于新的政治――社会制度的满意还有些惊异的中国农民的模范和骄傲了。”这种从未有过的现象,反映在民众心头的显然就是劳动不再下贱,几千年来挖土工作受到鄙视的人们。现在却得到了尊敬和荣光。事实上,其重要性还远不至于这一点。一旦把劳动和光荣联结起来,把劳动与英雄相并论,便成为民众争相比照的对象。于是便会出现这种现象:只要劳动英雄做什么,周围的人就跟着做什么。举凡办义仓,办合作社,办学校,办识字班,办黑板报,发动妇女纺线……只要劳动英雄号召得好,马上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很明显,劳动英雄已发展成为群众的领袖,因此“假若吴满有把他的名字和某些新的事物连结在一起,并且在他的田地里试种,农民就更乐于接受,他是教育运动后面的推动力量之一。他虽然既不能读也不能写,他却要把本村学校变成其他学校的模范。”
相对于劳动英雄而言,对于那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抓大烟、耍赌博的“二流子”,便成为众所反恶的头衔。在当时召开英雄大会时,延安市政府曾找了五个二流子参加旁听。大会上对于这五个二流子与劳动英雄一样招待,献旗,请酒,开晚会等,他们都一样的去参加,起先这五个二流子以为政府要骗他们去生产,但经过了会议,看到了劳动英雄们的荣耀。受到了劳动英雄们的教育,他们感动了,在劳动英雄面前。他们宣布了自己的生产计划,在大会上,他们自动宣布:“如果不再改正,就不算是个活人了”。这部分“二流子”在耳闻目睹这些新鲜事之后,经过思想教育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当年曾战斗于此的马文瑞指出,经过对这些“二流子”的改造,“不但使这些人受到教育成为新人,而且在社会上普遍形成‘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风尚。”
陕甘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