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题作诗宝钗取胜奥秘及对高中作文教学启示
同题作诗宝钗取胜奥秘及对高中作文教学启示
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从黛玉第三回进贾府到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短短的一生中,她藏诗,读诗,想诗,写诗,教诗,诗歌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曹雪芹让黛玉在《红楼梦》里写下了大量的诗作,成为《红楼梦》诗词的经典之作,因此,在人们的印象里,黛玉被看做大观园里诗坛的一号选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大观园的几次诗会里,薛宝钗与林黛玉共六次交锋,薛宝钗竟然以三胜二平一负的成绩,战胜了极具诗才的林黛玉。
黛玉的诗才是不必置疑的,能与她不相上下,就足以令人自豪,更何况战而胜之呢?尽管作者的写作状态存在起伏,评价的标准有时比较模糊,影响作品成功的因素也有很多,但并不能说明宝钗战胜黛玉纯属偶然。纵然有些偶然的成分,其间的必然因素也是应该加以深刻挖掘和理性分析的。
其一,高度重视立意
宝钗说:“头一件只要立意清新,自然措词就不俗了。”这是她对史湘云出菊花诗题的观点。
“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即如前人所咏昭君之诗甚多,有悲挽昭君的,有怨延寿的,又有讥讽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即王安石)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即欧阳修)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今日林妹妹这五首诗,亦可谓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上文刚有宝钗劝女子最好少作甚至于不写诗,但她对于黛玉五首怀古诗,能有这样新颖的立意,仍然大加赞赏,说明在她心中确实是把立意放在首要位置的。不但论诗如此,她自己的创作也贯穿了这一原则。而她高度注重立意的思想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第七十回都有所体现。
其二,倡导自由写作
在人们的心目中,宝钗是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自觉遵守者,但是她的诗歌创作理念却是倡导自由的。
如第三十八回,当宝钗和史湘云出完十二个题目后,问宝钗该限何韵时,宝钗道:“我平生是最不喜限韵,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那小家派,只出题步限韵。原为大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难人。”史湘云也深表赞同。在香菱学诗,以月亮为题写第二稿时,宝钗的评点也可证明对诗歌创作自由的极力推崇。
其三,激发写作兴趣
《红楼梦》里多次写到诗歌比赛,哪一次的题目最好?答案一定是第三十八回的夜拟菊花题。宝钗和史湘云配合时,她有哪些论述呢?
首先,她提出“诗题也别过于新巧了”,因为“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呢,若题目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有好诗,倒是小家气。诗固然怕说熟话,更不可过于求生”。
接着,她指出史湘云所出“菊花”前人太多后,提出了“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如此既是咏菊,又是赋事。赋景咏物两相关,也倒新鲜大方。”
再次,把十二个题目排成一个序列,即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访之既得,便种;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既入词章,不可以不供笔墨;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题;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便越要亲近他;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文。
最后,宝钗又出一个高招:将十二个题目写好张贴墙上,让众人看了,根据自己能力自由抢作,有能力者十二首皆作也可;不能作的,作一首也可。高才捷足者为尊。若十二首已全,便不许他后来赶着又作,罚他就完了。这个过程中,实施了今天电视里的抢答形式,既有奖优,又有罚懒,似是一场比赛,极大调动了选手的积极性。
其四,保证写作时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得有个制度才行。在和探春商量诗社活动频率时,宝钗就说:“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除这两日外,倘有高兴的,也情愿加一社的,或请到他家里去,或附就了来,也使得,岂不活泼有趣?”既有规定的时间,又有根据个人情况的灵活安排,和上文题咏菊花一样,硬性规定和灵活相结合。虽然后来诗社活动很正常,但也见出宝钗作出活动时间规定的必要性。没有时间的保证,写作就会流于空谈。
笔者认为宝钗在同题诗歌比赛中战胜林黛玉,她的观点和做法对今天的作文教学很有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倡导文学阅读为首先。
宝钗读书的范围不仅是诗歌,应该远比诗歌广泛。她的文学熏陶是从很小时候就开始的。她不仅读书多,而且印象深刻,多年之后还能记得就是明证。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太多的诗句都能证明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起点就应该是振兴阅读,尤其是文学类书籍的阅读。振兴阅读也是推动课程改革的需要,阅读能力的提高首先要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