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效能研究
摘 要:在新的文化强国战略和严峻的多元文化挑战中,作为育人重地的高校怎样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来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思想观念,实现从增强文化自信到成长成才。本文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关联和作用进行阐述分析,以更好的对继承、借鉴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高校校园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传统文化;大学生
如今,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各种思潮此消彼涨,从勤俭节约到盲目攀比,从不畏艰辛到好逸恶劳等。在此背景下,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的效能作用,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校园文化,使当代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自觉抵触不良思想文化的入侵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1.校园文化反哺于传统文化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沃土,那么校园文化则是花苗,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汲取营养精华,才能不断延续传统文化,让具有朴实意义的沃土呈现出“百花锦簇”“硕果累累”的现实景象。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缩影,它借助某一事物而呈现,如在校园建筑的风格造型、VI形象识别、名人塑像等物质设施建设;文学社、诗词社、中华武术社、书画社等学生社团文化;一系列规章制度建设等。校园文化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重要平台,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具有特殊魅力和底蕴的校园文化经过沉淀可以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渗透和交融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淀而汇集成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的智慧结晶和宝贵财富,它潜移默化的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渗透和交融。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然发展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塑造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如影随形,如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优美校园环境;将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认同和规则认同等融入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度文化;历经数辈办学者的办学精神;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优良校风等都是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渗透的成果。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O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全部师生在校园生活中形成的群体意识,带有集体性符号同时兼具博采众长、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时至今日,用传统文化指引校园文化建设仍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因库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历史文明古国,创造了灿若繁星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在思想教育方面,以忠君爱国、明礼诚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文学教育方面,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小说戏曲等能为校园文化注入浓厚的文学气息;在美学艺术方面,漆器的光鲜、青铜的厚重,水墨画韵律、书法的流动等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与美感,提升审美情趣能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1)以“仁爱”为主导精神助推和谐人际关系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它既存在于典籍著作中,又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为主导,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创建,从而营造良好“师生”、“生生”人际环境。
(2)以“自强不息”核心形成积极拼搏的精神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自强不息”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自强不息精神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重要砝码,在新时代的今天,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更是要扎根于大学生心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敢于吃苦、自信自立、坚强不屈的精神,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归根到底还是要集中到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学校在建设时不能照抄照搬、随意而为,要以传统文化为蓝本,架构出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以校园为平台来传播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
(1)对校园物质建设的导向作用
孔子的“与善人居”,荀子的“居楚而楚”学说都认为环境可以塑造人、影响人。环境对于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具有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在校园文化物质建设中更应善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来作用于校园的一草一木,塑造良好育人环境,让其发挥 “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
(2)对师生行为修养的导向作用
师生作为校园文化中主体和重要参与者,在校园文化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ITO-问界-M7-车主手册说明书.pdf VIP
- 酒店工作述职报告.pptx VIP
- 2025年版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 260601 航空智能制造技术.docx VIP
- (建筑施工企业)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docx VIP
- 一汽大众焊装夹具方案+制造标准1.5版本.ppt VIP
- 专桥[01]205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T梁 跨度16m、20m、24m、32m(2000年)(不全).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pdf VIP
- 医学课件-《我国主要眼底病慢病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x
- 《孤独之旅》PPT【优秀课件PPT】.pptx VIP
- RAZ-J分级阅读小学英语绘本CHANGES(可打印成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