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考点突破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考点突破策略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考点突破策略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在文言文阅读考测上有了新的变化,即让考生直接翻译文言语段或句子,试题也由客观的选择题型转向主观题型。多年来,考纲对这一考点的规定一直未变,能力层级为B,即“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该考点能力要求看似不高,但考生得分率却不高。2008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题该考点(13-14小题,赋分12分)全省考生的平均得分为6.27分,得分率仅为52.25%。可见让考生领悟考试要求和掌握恰当方法有一定的必要。      一、高考考点探究      该考点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主要考点,可以细化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是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文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做出相关分析。二是“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求做到语意准确,文从字顺,规范明了。   该考点经过多年探索与完善,分值一路增加,目前有些省的该题目赋分已达10分,这充分说明,高考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那么该考点的考查内容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该考点命题一般考查以下三类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1)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这些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一是结构复杂,意思隐晦的句子;二是运用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三是揭示脉络,标明层次的句子;四是表明主旨,蕴含情感的句子。如“及得召见,遂见亲信”(2008年江苏卷),该句统摄下文,后面的文字皆在阐述吴汉受赏识的原因。   (2)含有关键词语的句子。   所谓的关键词语是指重点实词和重点虚词,这类词语往往影响整体的阅读。如“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矣”(2008年重庆卷),该句中的“傲”和“崇”两个文言实词会给考生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同时也是阅卷的采分点。   (3)句式较特殊的句子。   高考中很少直接设题考查句式判别,主要在翻译中考查。如“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2008年江西卷),该句中的“不吾叛也”是宾语前置句。再如“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2008年浙江卷)该句为省略句,承前省略了主语。      二、重点内容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人选择文言文句是独具慧眼的。命题时总是选择那些带有重要词语和特殊语法现象的句子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阅卷的采分点。考生复习备考中除了加强文言积累之外,还应在实战训练中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慎选多义实词义项。   文言词语多为单音节词,一词多义已成为文言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翻译中,首先要回顾句中要翻译的实词有哪些义项,然后根据语境选择恰当义项进行翻译。例如:“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2008年广东卷)   该句中的实词“鲜”有多个义项:   ①鲜鱼,生鱼。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②鲜艳,鲜明。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少。李密《陈情表》:“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根据句意,“人有小善,鲜不自称”中的“鲜”宜选择“少”的义项。   2.准确判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也非常普遍。要准确处理好翻译中的活用情况,首先是要迅速判别本句中的活用词语属于哪种现象,再依据全句语言结构,完整清晰地进行翻译。例如: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2008年山东卷)该句中的“樵”是名词作动词,翻译为“砍柴”;“归”是使动语法,翻译为“让……回家”。   (2)“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2008年广东卷)该句中的“妻”是名词作动词,翻译为“嫁给”。   (3)“且又人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2008年湖南卷)该句中的“苦”是意动用法,翻译为“感到苦恼”。   3.明辨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是指《考试说明》中规定考生必须掌握的四类句式,即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和成分省略句。除此之外,还应注意状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现象。例如:   (1)“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2008年天津卷)该句考查了宾语前置句的翻译,句中“此何难之有焉”的正常语序应为“此有何难焉”,“之”是结构助词,可以不译。   (2)“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2008年江苏卷)该句考查了状语后置句的翻译,句中“欲潜师就尚于江南”的正常语序应为“欲潜师于江南就尚”。   (3)“及得召见,遂见亲信。”(2008年江苏卷)该句考查了被动句的翻译,句中“遂见亲信”是被动句,“见”表被动。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