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拉康式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远大前程拉康式解读

远大前程拉康式解读   摘 要: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佐证了拉康有关人的本质是对意象的先行占有的理论预设,通过对小说文本的拉康式解读,文章认为艾丝黛拉、匹普等主要人物的性格形成是其监护人郝薇香小姐和马格韦契期望赋形的结果。   关键词:狄更斯 《远大前程》 拉康 意象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1861)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晚年较为成熟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狄更斯所有作品中结构和语言都堪称是最完美的”[1]57。小说以自传式手法,讲述了一个青年人建基于遗产之上的似锦前程最后如何幻灭的故事。故事共分三个阶段讲述:理想的形成(前19章)、理想的建设(19-39章)以及理想的幻灭(39-59章)。在这个看似简单,宜于走向通俗小说的叙述中,狄更斯把人的理想看成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是一个引人向前可感可知的生活环境,而不是一个抽象的理想概念,正如译者王科一所说:“《远大前程》更着重反映了社会环境和人的意识行为互为关联的问题”[2]1。   一、匹普的远大前程   小说中的主人公匹普(Pip)一开始并没有想成为一个有钱的上等人的远大理想。整天与姐姐和姐夫生活、工作在铁匠铺里,匹普的淳朴理想就是成为一个和姐夫乔(Joe Gargery)一样远近闻名的铁匠。而随着生活圈和视野的扩大,匹普结识了镇上一位富孀的养女――艾丝黛拉(Estella)。艾丝黛拉为人傲慢、言辞刁钻,但是匹普丝毫不把艾丝黛拉对自己的这种态度视为艾丝黛拉的生性修养有问题,反而将其视为自己下等人应得的礼遇。为了维护被艾斯黛拉和其养母郝薇香小姐(Miss Havisham)伤害的自尊心,匹普暗自发奋图强,开始识文断字,遂而产生想成为上等人的人生理想。小说第十七章匹普对毕蒂(Biddy)说:“我真想做个上等人啊。”[3]141   恰此时机,匹普接受了一位神秘人物的无偿资助,这位神秘人通过郝薇香小姐的律师贾格斯(Jaggers)找到匹普,承诺把所有财产全部馈赠给匹普,并带他去伦登接收礼仪文法的教育,助其实现上等人的人生理想。随着伦敦交际圈的打开,匹普的行为举止逐步优雅绅士起来,眼看自己上等人的远大前程即将实现,这个背后默默资助他的神秘人也逐渐浮出水面。他就是幼年匹普在父母坟前曾遇到的那个逃犯,他吓唬威胁匹普为他弄来锉子打开枷锁以及食物馅饼助其逃跑;这个逃犯名叫马格韦契(Abel Magwitch),后来一直潜逃在外,并且在海外发了财,执意要报答匹普。伴随马格韦契偷渡回国行为的揭发,匹普人生理想赖以实现的巨额遗产也被依法充公,从而导致匹普远大前程的夭折,用匹普的话说“我继承巨大遗产的希望已如我们沼地上的雾见了太阳一样完全化为乌有”[3]529。遗产充公、理想幻灭,这一看似佐证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论的小说结尾实则另有深意。    揭发马格韦契潜返回国的正是他的犯罪同伙康佩生(Compeyson)。康佩生年轻时行为放荡,做事不择手段,先伙同郝薇香小姐的弟弟阿瑟尔(Arthur)骗取其姐姐的感情和一大笔钱,再联合马格韦契谋杀阿瑟尔,最后将所有的罪都推给马格韦契。马格韦契入狱后,其妻为他生下一女,这个小女孩正是艾斯黛拉,后被郝薇香小姐以龌龊的手段据为己有,“郝薇香小姐收养她就是为了要找天下所有的男人报仇”[3]195,而匹普正是其物色的最佳对象。至此,不难看出这一人物链上的任一成员的世事沉浮都将对匹普的人生理想施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由这一主要人物链而派生出的支链又无时无刻不在动摇匹普上等人赖以生存的、由巨额遗产构成的经济基础。因此,狄更斯在这部小说里成功地将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论和黑格尔的社会多重决定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付诸创作实践。这种对单一因果论的否定,把事物的相关性作为人物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当下大数据时代里尤显前卫,也预示了小说叙事向传统的回归。    几乎所有的文本叙事都有一条爱情主线,但是令其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绝非里面凄婉哀绵的爱情故事,而是隐藏在爱情发展下面的一条经济洪流,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文艺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但是这还不足以解释一部作品何以能从一时经典走向一世经典,在此,传统叙事和当下理论的互文与对话就显得格外重要与有意义了,尤其是后精神分析学派拉康的相关理论预设。    二、拉康式的远大理想    理想,在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看来,无外乎是一种对意象的先行占有和消费。而匹普的生活轨迹无处不佐证着拉康理论的预设,匹普着实在过着一种“拉康式”的生活。匹普的一切上等人的行事为人均建立在那一笔尚未兑现的巨额遗产上,属于十足的提前消费,匹普本人称之为“宽打宽算”[3]310。“我既然已经逐渐以未来的遗产继承人自居,不知不觉中也就开始注意到这未来的遗产对我自己的影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