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运用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用
【摘 要】 阐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辨证治疗、针灸推拿、牵引锻炼等中医适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显示了中医传统疗法在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强大生命力。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适宜技术;基层医院;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
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LDH患者越来越多。统计显示,LDH导致的腰痛占门诊腰痛患者的10%~15%,占住院腰痛患者的35%~40%[1]。轻者腰腿困痛,活动受限;重者行走无力,卧床不起,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2]。随着中医中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进一步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上也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保守治疗,80%的LDH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3],仅有10%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4]。中医适宜技术包括中医药多种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1 中医病因病机
LDH属中医学“腰痹”“腰痛”“腰腿痛”等范畴。本病的致病因素为外感六淫、肾气亏虚、劳损外伤等。如宋代《圣济总录》曰:“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或风寒所客,或肾气伤损,使筋脉拘急,动摇转侧不得,故腰痛也。”
1.1 感受外邪 久居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或劳汗当风,衣着湿冷等,均可致风寒湿等邪入侵,留着腰部,致腰部经脉阻滞,而致痹;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化生湿热,阻遏经脉,伤及腰府,亦发腰痹。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肾经不足,风冷乘之,腰痛如折,引背膂仰俯不利。”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曰:“盖肾属水,久坐水湿处,或为雨露所着,湿流入肾经,以致腰痛。”
1.2 肝肾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劳欲过度,致肾督亏虚,肝肾不足,无以濡养腰部筋骨、经脉、关节,不荣则痛,而致本病。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宋?严用和《济生方》曰:“肾系于腰,因嗜欲过度,劳伤肾经,肾脏既虚,喜怒忧思,风寒湿毒,得以伤之,遂致腰痛。”金?李杲《东垣试效方》曰:“有房室劳伤肾虚腰痛者,是阳气虚弱,不能运动故也。”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
1.3 痰瘀气滞 跌仆闪挫,劳损外伤,损伤经脉气血,瘀血内阻;或长期体位不正,腰部用力不当,摒气闪挫,气滞血瘀,腰部筋脉痹阻;或脏腑气化紊乱,致水液输布失常,聚湿为痰;痰瘀互结,阻滞腰部,伤筋败骨,而致腰痛不愈。如《诸病源候论》曰:“腰者,谓卒然伤损于腰而致痛也,此由损血搏于背脊所为。”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打扑腰痛,恶血蓄瘀,痛不可忍。”“坠堕闪肭,腰痛不能屈伸。”《济生方》曰:“又有坠下闪肭,气凝血滞,亦致腰痛。”
总之,本病多因肾虚腰府失养,外邪杂至或腰部受损而引起气血痹阻,不通不荣所致。肾虚是发病之关键,感受风寒湿热等邪及跌仆闪挫等是发病之诱因。基本病机是腰部经脉失养,气血瘀滞。疾病早期以邪盛为主,表现为经络痹阻,或气滞血瘀;日久不愈,表现为肾督亏虚,或肝肾亏虚。
2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LDH适应证
大多数LDH患者可以经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粘连,消除神经根炎症,从而缓解症状。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主要适用于: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者。
3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方法
3.1 绝对卧床休息 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在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3.2 中医辨证治疗 主要适用于脏腑功能失调比较严重的患者,其优势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理,对症治疗。为了充分治疗,一般要求患者口服中药的同时,将剩余的药渣加热外敷患处,以增加疗效。
3.2.1 寒湿偏重证 腰部冷痛重着,逢阴雨天加重,转侧不利,静卧疼痛不减,舌苔白腻,脉迟缓。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味。药物组成:甘草9 g、干姜9 g、茯苓15 g、白术15 g、桂枝12 g、川牛膝20 g、杜仲20 g、桑寄生20 g、续断20 g。水煎服。
3.2.2 湿热偏重证 腰痛腿困,痛处有热感,暑湿阴雨天加重,活动后或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