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身势语交际礼仪文化对比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泰身势语交际礼仪文化对比分析

中泰身势语交际礼仪文化的对比分析   摘要:中泰两国都是以礼仪著称的国家,在身势语交际礼仪方面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又存在着不同,本文对两国身势语交际礼仪的异同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表象下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身势语交际 礼仪 中泰对比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际方式通常分为两种,即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被语言学家F.Poyatos在1983年出版的New perspectives in Noverbal Communication中将其定义为:“个人或者人们相互之间通过某一特定文化内所有的非文字的、躯体的、服饰和环境等可观察的信号系统发出的一些信号,可以构成也可以不构成行为或者一般的个人交际。”著名学者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将非言语交际行为归纳为四个类型,其中身势语行为是四种类型中最主要的一类。身势语也被称为体态语,这一概念首先被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戴尔在1952年出版的《体语导论》提出。它包括目光语、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等。DavidAbercrombie说过:“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1}伯德惠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的人的对话进行了研究,发现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而非语言交际行为所占的比例却高达70%。可见身势语交际礼仪的重要性。   中泰两国都是礼仪之邦,两国的礼仪文化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虽同属东方文化圈,但各自礼仪发展的背景及轨迹却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下面就将中泰两国身势语交际礼仪方面的异同列出并分析其内在的文化渊源。   一、 中泰身势语交际礼仪的异同   根据身势语的定义及非言语交际礼仪的范围,笔者将中泰身势语交际礼仪主要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1、中泰见面礼仪   在交际中,人们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会相互行礼,不同地域会因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见面礼仪。在现代中国通行拱手礼和握手礼。拱手礼又被称作楫礼,兴起于西周,沿用至今。行礼时身体直立,上身微俯,左手为掌,右手为拳,右手放置于左手下方,合抱于胸前,并晃动几下,同时口里说一些寒暄的话语。在现代社会,我国更为普遍的见面礼仪是国际通行的握手礼。从国家领导人会见到百姓的生活中我们都随处可见握手礼。握手礼在行礼时也有讲究,例如不能用左手握住对方,通常情况下应先由年纪较长者和地位比较高的人先伸出右手,握手时应该摘下手套等。   在泰国,通行的见面礼仪则是合十礼。合十礼由佛教中的合十手势发展演变而来,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掌部微微隆起,象征一朵莲花。同时头部低下,口中说着“sa wa dii kha/klap”(泰语“你好”)表示问候。泰国的国花是睡莲,因此他们认为这个象征莲花的动作是对对方的尊重。另外,合十礼根据不同的行礼对象有级别区分。一般情况下,长辈见小辈,双手合十放到胸前即可;而小辈见长辈,则要双手合十举到鼻子;平辈之间相见,只需举到鼻子以下;若是面见国王,则要双手举过头顶。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合十礼已成为泰国的一种标志。   2、中泰餐饮礼仪   餐饮礼仪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缩影,具有代表性。在餐饮礼仪中,就座次序是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古代君王之座都是坐北朝南,因此现代餐桌上讲究朝南为尊,经常将主座安排于此方位。另外,自古以来中国人以右为尊,因此主座右边的第一个座位被视为第二主座,以此类推。此外还有尊卑次序,则是参考年龄、地位来定度。在餐饮礼仪中,主人为客人夹菜、劝菜被认为是一种热情好客、礼貌的表现。饮酒礼仪也是餐饮礼仪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的饮酒文化有深刻的历史渊源。饮酒被古代人视作一种高雅的娱乐消遣,尤其受文人墨客的追捧,这从古诗中数不胜数的描写饮酒的诗句中就可看出。古人饮酒讲究心境气氛,好选环境优美的地方,且在饮酒时喜欢玩一些酒令游戏,今天酒桌上的划拳等酒桌游戏就来源于此。中国喜欢热闹,酒桌上气氛很热烈。在宴请他人时,如果让客人自己独酌会被视为失礼。另外,中国人喝酒都讲究敬酒和干杯,敬酒一般是主人先敬客人,年纪轻者先敬年纪长者,职位低者先敬职位高者,在干杯之后,双方要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餐饮礼仪方面,中泰两国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别。例如在就座次序方面,泰国受中国的影响很大。在泰国,同样保留着中国的长幼有序的就座和敬酒礼仪,但在具体的就餐过程中礼仪又有差别。在就餐时,通常情况下没有给人夹菜的习惯,甚至很难理解和接受这种行为,认为极不卫生。在餐桌上,几乎每一种共同享用的食物旁都会备一只公勺或者公筷;吃饭时很忌讳狼吞虎咽;用来盛取食物的碗、盘必须始终放在桌子上,不会拿在手中;不喜欢大声地交谈,否则就被认为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对于饮酒礼仪,泰国则没有中国这么丰富,敬酒规则和中国几乎一致,但干杯后并不要求一饮而尽,而是浅酌即可。由于泰国百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