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节庄严灿烂的宗教文化 道教.ppt
古代神话谓东方之神为青龙,因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组成龙形,位于东方,属木,其色青,故称青龙,亦作苍龙; 第二节 道教 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第二节 道教 朱雀又可说是凤凰或玄鸟。朱为赤色,像火,南方属火,故名凤凰。它也有从火里重生的特性,和西方的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 第二节 道教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 第二节 道教 “老而不死曰仙”,仙又有人仙、地仙、天仙和神仙之分。道教神仙的队伍十分庞大。最常见的神仙有: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魁星、八仙、天妃娘娘(妈祖)、财神等等。 (二)神 仙 第二节 道教 传真武为净乐国太子,后在武当山修炼,得道飞升,威镇北方。真武原指黄道圈上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玄武,呈龟蛇形象,为星宿神。宋代玄武被人格化,成为道教大神,龟蛇亦变成真武手下两员大将。 神仙:真武大帝 (其形象是披发、黑衣,脚踏鬼蛇。) 第二节 道教 因北方在五行中属水,故真武又是水神,有防止火灾之威力。全国著名的真武庙还有:广东佛山祖庙,云南昆明太和宫,广西容县经略台真武阁。 神仙:真武大帝 第二节 道教 第二节 道教 真武大帝左右有金童、玉女,他俩的身份是听差加秘书,中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的小神,权力还不小。在南方,他俩俗称周公、桃花。 关于金童玉女 第二节 道教 第六章 庄严灿烂的宗教文化 第二节 道教 第二节 道教 一、创立、发展与演变 2、发展与演变 汉灵帝(167—189)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以《太平经(曾 流传三种,其中一种为张陵撰,均佚散)为经典,在农良中借治病以传道,创立了另一道教教派---太平道。鼓吹太平社会的理想,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信徒达数十万人,在东汉末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率领众徒举行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王朝,但起义失败后,太平道无形解体,残余信徒融入五斗米道。 一、创立、发展与演变 2、发展与演变 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张陵之孙张鲁继续传道。初平二(191);张鲁利用任益州牧刘焉的督义司马的合法官职,率道徒攻取汉中(今 陕西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统洽近三十年。在管辖范围内设立 ”义舍”,置“义米、义肉”,奖善惩恶,鼓励农耕,深受农民欢迎,关西人民迁居此地避难者这数万家之多。 第二节 道教 第二节 道教 一、创立、发展与演变 2、发展与演变 汉武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汉中,张鲁投降后,曹操拜之为镇南将 军,封阆 中侯,意欲以其影响来影响群众。同时,对五斗米教进行瓦解分化, 便之失去统一领导,道教濒于消亡。到了东晋、南北朝时,道教文兴盛起来。 东晋的葛洪总结了神仙理论和方术,将此与儒家纲常名教结合起来 ,使道教理论得以发展。 葛洪炼丹图 第二节 道教 一、创立、发展与演变 2、发展与演变 南北朝时期,嵩山道士寇谦之和庐山道士陆修静,依据封建王朝思想与制度,分别对天师道进行改造,称北师道与南天师道。句曲山(今江苏茅 山)道士陶弘景用儒释两家思想充实道教内容,构造神仙谱系,开创道教上的清派茅山宗。 寇谦之飞升图 第二节 道教 一、创立、发展与演变 2、发展与演变 寇谦之(365-448年)天师道教徒,后入嵩山修道,得到北魏太武帝支持,道教与皇权结合,于是,道教在北魏盛行,称北天师道。 陆修静(406-477年)南朝道士。自少修习儒学,博览强识。又性喜道术,精研玉书。长大後,好方外游,遗弃妻子,入山修道。初隐居云梦,为搜求道学,寻访仙踪,乃遍游名山,声名远播。把天师道与金丹道教结合。广集道经,整理成1200多卷的《三洞经书》,为后世道教经典《道藏》的分类编目奠定基础。陆修静在道教史上是南天师道的创立者,南北天师道形成,标志道教同封建统治者结合。 虎溪三笑(陆修静、陶渊明、慧远) 第二节 道教 一、创立、发展与演变 2、发展与演变 唐代皇帝十分信崇道教。有位佞臣对高祖李渊说,我在羊角山碰见 老子(姓李名耳),他说他是陛下的祖宗,预言姓李的要坐一千年天下,李渊听了很高兴,随即建道观祭祀老子。高宗李治尊老子为“太上玄先皇帝”,下令各州建立道观,把《道德经》列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创办道教学校。有皇帝的支撑,道教得以迅速发展,南北关师道逐渐合流。 一、创立、发展与演变 2、发展与演变 北宋的皇帝都信道教,徽宗赵佶(jí) 信到入迷的程度,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南宋偏安,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