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思路与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思路与方法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思路与方法    摘要: 全球变暖的日益加剧引起了人们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关注。对于燃用化石燃料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手段。本文对于目前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常用的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氧燃料燃烧三种主流技术思路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具体的捕集方法。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   Abstract: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that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are contributing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capture and storage of CO2 is gaining attention as an option for limiting CO2 emissions from the use of fossil fuel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2 separation and captur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Three popular CO2 capture from coal-derived power generation pathways (post-combustion capture, pre-combustion capture, and oxy-combustion) are introduced .Various technologies, such as absorption, adsorption,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bsorption; adsorp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中图分类号:TQ11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发展CO2捕集技术的目的和意义   《京都议定书》第一期承诺将于2012年到期,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至今的历次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在责任划分上尚未达成有效的共识。这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也许仍要继续,但是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二氧化碳减排问题。根据《京都议定书》中的规定,温室气体包含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氟氯碳化物(C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等6种。在所有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变暖应负主要责任,占60%以上,甲烷占20%,N2O、氯氟烃等工业气体和臭氧占剩下的20%。因此,控制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关键是控制CO2的排放[1]。   因此,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到来,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显然要承受巨大的国际压力,同时也意味着开发减排CO2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已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课题。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与汽车、飞机、轮船的废气排放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是最主要的排放来源,占到70%。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燃煤所排放的CO2成为减排的重点。   常规燃气、燃油、燃煤烟道气的组成(体积分数)如下:N2 82 %~89 % ,CO2 8 %~15 % ,O2 3 %~5 % ,少量SO2和NOX[2]。从排烟中分离CO2 将使电厂热效率降低7%~29% ,大幅度增加发电成本,造成这种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在较低的压力下,从以氮气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中分离较低浓度的CO2气体的难度很大[3]。   另一方面,CO2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市场对CO2的需求量很大,如可用于生产干冰、食品CO2气、焊接保护气、烟丝膨胀剂。在化学工业中,CO2已大量用于生产甲醇、尿素、纯碱等产品[4]。在石油开采领域,CO2气驱强化采油(EOR)也已经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既提高了原油的开采量,又可以在油井中部分贮存CO2,基于同样原理的强化煤层气开采技术(ECBM)也已处在工程实验阶段[5]。   综上所述,从环保和碳源利用的角度考虑,开发经济、实用的CO2捕集分离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 CO2减排技术思路   2.1. 主要技术思路   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目前公认的减排CO2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