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河南曲剧《花庭会》秀出戏曲的经典性
【摘 要】曲剧《花庭会》根据传奇《珍珠记》中的“花庭相会”一折改编而成。与其他剧种对《珍珠记》的改编、上演相比,曲剧《花庭会》又添改“双亲见休书气绝身亡”“张美英入京寻夫”“遇匪苏家岭”“卧病黑店”“卖身相府”等故事情节。本文以曲剧《花庭会》为例,探讨戏曲的经典性。
【关键词】河南;曲剧;《花庭会》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18-03
【阳调】
张:是何人八岁上父丧命?是何人十岁上母丧生?
高:八岁上我的父丧了命,十岁上母亲娘命丧生。
张:是何人在家中无吃用,是何人流落到大街中?
高:文举我在家中无吃用,每日里乞讨大街中。
一段酣畅淋漓的唱词,两人激烈的情感交锋,配以河南曲剧中多变灵活的阳调旋律,道出了一段男女主人公爱恨交加、情思缠绵的爱情故事。这是河南曲剧《花庭会》(又名《对花庭》)中的一段对唱,也是曲剧艺人张晓凤的代表之作。如今大型的戏曲演出中,已少有对传统《花庭会》这一戏曲故事的搬演。或许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或许是由于当下传媒对戏曲艺术的影响,名家名段、符合时代号召的新戏改编占据着戏曲舞台。但是这段经典优美的对唱却在戏迷百姓中间久唱不衰,尤其在河南曲剧的流行区域,南阳、洛阳等地。可能是因为它的曲子节奏紧凑,可能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情感故事。我虽十分热爱家乡戏曲,也熟记很多的戏码,这段耳熟能祥的唱词也听过多次,但却对该故事情节甚为陌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一位非遗传承艺人那里听到了《花庭会》这个戏曲故事,相继又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剧本选”中看到了曲剧《花庭会》的剧本。我便开始注意到这一出久未在大型舞台上演的改编自明传奇《珍珠记》的折子戏《对花庭》。我不仅开始喜欢这个感人的爱情故事,面对着经典,我更明白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历史条件下,戏曲艺术要想发展,留得住经典,除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外,还需要更多的促动力,需要更多新颖的、多元化的形式来保留戏曲,发展戏曲。
何为经典?经典就是历经岁月的洗礼,经历世代的传袭,但其摄人心魄的魅力丝毫不减。要想留住经典,使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首先必须清楚被称为经典的艺术的价值和美。我们不妨来共同欣赏一下河南曲子传统戏《花庭会》,以一段经典的折子戏来管窥我们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除河南曲剧外,黄梅戏、莆仙戏等兄弟剧种都有对此故事进行改编和上演,但曲剧《对花庭》仅选其中“相会”一出,故事情节改动较大。
一、故事情节增改,使之曲折离奇,一改痴情女子负心汉、一夫二妻的故事结局
从元杂剧四折一楔子、一人主唱的戏剧结构安排,到明传奇动辄数十出、上百出,任何角色都可成为主角来演唱的戏曲呈现形式,随着社会历史和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演绎,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明末清初便出现了许多传奇摘选本,每部传奇只摘选最精彩的一两出,至多不过四五处,浓缩艺人最精湛的舞台表演,用折子戏来代替全本传奇的演出。清代以来花部戏曲勃兴,植根于民间大众的地方戏曲对折子戏的搬演更为普遍。如《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西厢记》中的“拷红”,《琵琶记》中的“吃糠”“祝?”等,折子戏的上演已经大范围地取代了全戏的上演。
曲剧《花庭会》根据传奇《珍珠记》中的“花庭相会”一折改编而成。剧中的女主人公由传奇故事中的王金贞改为张美英,丈夫高文举由一个入赘于王家的落魄书生改为张美英的表弟,姑舅结亲。与其他剧种对《珍珠记》的改编、上演相比,曲剧《花庭会》又添改“双亲见休书气绝身亡”“张美英入京寻夫”“遇匪苏家岭”“卧病黑店”“卖身相府”等故事情节,这些曲折的经历全在《花庭会》这一折戏的唱词中和盘托出,全由张美英一人娓娓道来。与改编的赣剧《珍珠记》全剧相比,故事情节更为集中,剧情更为感人,从全本传奇中抽出最经典的“花庭相会”一出来演绎,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听众通过演员的表演、戏曲的唱词来感受人物的悲剧性,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虽为上演,但观众透过剧情,联发无限的想象,自己为张美英的曲折经历作一诠释,观众自我内心的勾勒要比任何的舞台演绎都更生动、传情。
自宋代以来,在中国古典戏曲的艺术画廊中,出现了众多的“背亲弃妇”的负心男子形象。从最早的南戏剧目《张协状元》《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到今天仍然在各地方戏曲舞台上表现出鲜活生命力的《秦香莲》《杜十娘》《姑苏遗恨》等,似乎戏曲舞台上敷演了多数的男主人公经寒窗苦读,一旦金榜题名,就抛弃了过去曾同甘共苦的结发之妻的故事情节。很少有讲述男主人公从落寞到发迹,对糟糠之妻或搭救恩人始终如一、念念不忘的故事。《花庭会》一改这一创作思路,高中的文举,即使迫于温丞相的淫威,入赘于相府,但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开屏的孔雀》少儿美术PPT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pptx VIP
- 四张纸-如何做好优莎纳事业.doc VIP
- sucgodwork天工软件2017 godwork_说明eos操作手册20170821.pdf VIP
- Unit 3 Developing ideas Just A Brother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管道介质色标.doc VIP
- 《室内天麻种植技术》(室内怎样种植天麻).pdf VIP
-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docx VIP
- 2025年骨干教师笔试试题及答.docx VIP
- 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试卷及答案.doc VIP
- 慢性盆腔炎治疗进展及护理.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