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美学比较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美学比较研究

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的美学比较研究   摘 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和东方传统建筑及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在美学层面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文章从视觉感受、空间感知、细部感触、图底关系、意境感悟五个方面探讨了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的异同。   关键词:书法; 建筑; 设计; 美学   检 索:   中图分类号:TU-8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4-0102-03   Comparative Study on Aesthetics between Calligraphy Creation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ZHOU Qing,ZHANG Hai-qi,YANG Yan-hong   ( School of Architecture,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   Abstract :Calligraphy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which own many aesthetic correlations between easter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articles will discus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alligraphy creatio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five areas: visual perception, spatial perception, detail feelings, 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s and artistic comprehensions.   Key words :calligraphy; architecture; design; aesthetic   Internet :   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不一定等于书法,书法超越了汉字的实用性。而建筑设计也并不仅仅等同于以功能实用为目的的房屋。两者之间在美学层面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空间、细部、图底关系的表达上有着共同的语言,文章通过五个方面探讨书法创作与建筑设计美学上的关联度。   一、视觉感受   书法创作和建筑设计呈现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来自视觉,书法的不同形状、线条、质感,建筑的不同材料、色彩、外观都会触动人的视觉,继而扩展到听觉甚至触觉。   在中国书法中“锥画沙,屋漏痕”即毛笔在纸上留下的是大自然各种现象的痕迹。这种笔触感给人们带来了由视觉引发的包含听觉、触觉等在内多方面不同层次的感受。建筑设计最直观的感受也不仅仅限于视觉方面,人们不但可以直观地看到建筑形体所展示的艺术之美,也可以通过听觉来加深或丰富整体建筑意境。比如拙政园的“听雨轩”就是在轩的周围种植了绿色芭蕉,下雨时人在四面通透的建筑内会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这种将视觉、听觉融为一体的设计成功烘托了整体建筑环境氛围。   二、空间感知   书法讲求“计白以当黑”①;而建筑本质则是空间感知。老子《道德经》里说:“凿互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其中所讲的就是形似书法留白的建筑空间的作用,书法的黑白和建筑的空间在空间维度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构成上非常相似。   (一)视觉效果   线条是书法形式与内涵直接呈现的载体,“计白以当黑”的视觉效果皆从线条中来。由建筑材料形成的建筑边缘有着和书法线条极为相似的作用,建筑平立剖面给人们直接呈现的也是这种黑白空间维度相互转换的视觉效果。书法中的留白可以看成建筑当中被材料分割包围的空间。   在书法艺术中,线是核心,线条的形状、质感、节奏变化等构成了书法形式语言的全部内涵。《频有哀祸帖》是王羲之的墨迹,观察线条与线条的组织安排以及切割出来的各种形状的空白,各种三角形内部空间的变化强有力的支撑起线条,内部空间和线条共同构成向外的张力,形成了“计白以当黑”这种充满力量的空间视觉效果,而整个书法二维空间所展现的是线条质感,空间节奏感与空间分隔性叠加的效果。   建筑所讲的空间实际上是由建筑材料围合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的本质是被建筑材料塑成的空间,或者是被包围的空间②。这与书法艺术中线条的作用颇为相似,被建筑材料围合空间的形状不同,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仔细观察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流动空间”“少就是多”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极简洁的墙体分隔虽然不动,却有动势,整个空间给人一种视觉动态效果。隔而不断,围而不死的墙体分隔方式打破了传统建筑中“间”的概念,形成了处处通透的空间节奏感。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