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交往视域解读希腊化时期中东城市.docVIP

从文明交往视域解读希腊化时期中东城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文明交往视域解读希腊化时期中东城市   摘要: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伴随着希腊马其顿人扩张,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拉开序幕。希腊马其顿人对城市的热衷,不仅使中东原有城市繁荣发展,一批新城市也在中东拔地而起;不仅出现了“国际性”都市,而且在城市文明中出现自治、新城市形态、市政和民间组织等新元素;城市的建立不仅确保了扩张战争胜利的果实,促进了城市贸易发展、经济繁荣,而且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第一次大融合、大创新。希腊化时期城市化运动缩短了昨天与今天的距离。   关键词:文明交往;希腊化时期;中东城市;城邦制;托勒密王朝   中图分类号:K3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14   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在希腊马其顿人控制和占领地区,出现了一场城市化运动。该运动东起地中海,西到锡尔河、印度河流域,数以百计的希腊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形成人类历史上东西方城市文明的第一次交流与融合。“亚历山大东征初步打开了古代世界的边界,改变了希腊和亚洲世界,结束了希腊的古典时期,进入了希腊化时代。从此,没有任何群体能够孤立于世界政治与文化的潮流之外。显然,这种现象会导致最初的困惑与焦虑,但最终却发展了世界公民的概念。”[2]由于亚历山大认识到城市对自我荣耀和扩张其统治的作用,所以大力建立和发展城市。   一、希腊化时期城市的发展中东地处三洲四峡五海之间的海路交通要道,且物产较为单一,发达的地区贸易和国际贸易是中东历史发展的突出特点,并促进了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9000多年前的巴勒斯坦,即杰里科。在上古时期,中东不仅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名城――埃利都、乌尔、乌鲁克、底比斯、巴比伦、亚述城、尼尼微等,而且一度执当时世界城市文明之牛耳。如公元前7世纪的尼尼微,是世界上最大城市,占地1 800英亩[3],以巨大建筑著称,神庙和王宫规模宏伟[4]。伴随希腊人入侵,中东城市文明中增添新元素。希腊马其顿人的入侵给中东城市带来了空前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批新城市拔地而起。作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城市建立者之一”的亚历山大[5],在征程中为保卫战略要地、监视被征服的广大地区,但也可能是为促使他的希腊人与东方人和谐共处之理想的实现,建立大量城市[6]。亚历山大在埃及的尼罗河入海口,亲自勘选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城址,这是他在东方建立的第一座城市。罗马时期传记作家普鲁塔克认为亚历山大建立了70座以上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亚历山大里亚城。但一般人认为有20座左右,主要在底格里斯河以东[5]。其中影响最大是公元前331年建在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距离最远的在公元前329年建在两河地区的索格底亚那。   亚历山大后继者也热衷于建立城市,最突出的是塞琉古王国,该王朝统治版图最大时从赫勒斯滂海到印度河。塞琉古王朝城市主要集中在从两河流域到东海沿岸地区,特别是塞琉古王朝统治重心的北叙利亚,“许多希腊人、马其顿人定居于此,以至那里成为第二个希腊。”[7]塞琉古王朝建城280座左右[8]。其中,塞琉古王国前三位国王(公元前312年到公元前246年)建城最多。仅塞琉古一世就建9座塞琉西亚、6座安条克、5座罗得西亚、3座阿帕米亚、1座斯托拉东尼。安条克(Antioch)及其港口塞琉西亚?皮埃里亚(Seleucia Pieria)、阿帕梅亚(Apamea)、劳迪西亚(Laodicea)都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塞琉古一世时期,它们都有着大约为367英尺×190英尺(约112米×58米)的街区。底格里斯河边的另一个塞琉西亚城,据普林尼(Pliny)称有60万人口[9]。连巴勒斯坦这片不大的地域内,也建起过30座新城[10]。   在埃及,除亚历山大里亚以及古老的希腊人殖民地瑙克拉提斯以外,托勒密王朝只建立一座命名为托勒迈斯(Ptolemais)的希腊城市。在红海沿岸南至索马里一线,有一连串的以托勒密王朝命名的城市和移民地,是为通商和猎象而建立的[6]。   新建立的城市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军事移民地,一类是所谓的“Polis”。二者在内部组织上区别不大,都是以希腊城邦为模式。二者的主要区别在自治权上,军事移民地从属性强,土地由国王支配;“Po1is”自治性大,有自己支配的土地。二者地位是发展变化的,大部分军事移民地后来都发展成为“Polis”。“军事移民地向‘Polis’的演化是塞琉古王朝伟大成就之一。”[7]   经过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努力,希腊式城市已遍布于以东地中海为中心的欧、亚、非大地上。现在已知的移民地名字有275个,其实际数目超过300个[8]。   第二,“国际性”的大都市出现,希腊化世界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在当时“国际性”大都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