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野蛮交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文明与野蛮交锋   编者语: 文学在今天似乎极大繁荣,各种文学样式、流派、题材、内容、实验纷纷登台,一波接着一波,真让人叹未曾有。然而果真未曾有,完全凭空而降,抑或古已有之,今天的文学只是变换了形式而已?   《青春》杂志向以推出文学新人和新作为己任,故一直刊发最新作品。经过本刊多年的推动,诸多新人登上了文坛,诸多新作已广为人知。本刊开设“存在与影响”这个专栏,表面在观古,实际为知今,为了理解当下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需要向前看,看看今天文学的活水从哪儿来。从前的经典作品其实从未湮没,它们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潜伏在今天的作品之中,“存在与影响”这个专栏就是试图探微索隐,温故知新,研究作家、作品的存在与影响。   为此,我们特邀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学者刘涛主持该专栏,并欢迎海内外学者、作家参与。力图勾画出一幅晚清迄今的文学地图。   说起晚清小说,人们耳熟能详的往往是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曾朴的《孽海花》。可是,阿英先生在《晚清小说史》中提到:“所以然以这几部为代表的原因,固然是由于各书在艺术上的成功,更主要的,还是全国的反映了晚清的社会。不过,就表现一个变革的动乱时代说,李伯元的小说,如其举《官场现形记》,是不如举《文明小史》更为恰当的。”阿英对李伯元的《文明小史》给出的赞誉并不限于此,其在1935年研究《文明小史》时亦说:“李伯元的《文明小史》,在维新运动期间,是一部最出色的小说。……《官场现形记》诚然是一部杰作,但就整然的反映一个变动的时代说,《文明小史》是应该给予更高的评价的。”其实,就文学史上的影响来看,《文明小史》对其后文学的影响也并不亚于四大谴责小说。   1903年5月27日,《绣像小说》于上海创刊,其创刊号开始连载《文明小史》六十回,至1905年8月25日第五十六期毕,署“南亭亭长(李宝嘉)新著”。除第一回外,各回前皆配有绣像图画两幅。1906年,商务印书馆即出版了《文明小史》两册六十回单行本。南亭亭长,即李宝嘉(1867―1906),又名宝凯,字伯元,南亭亭长为其别号,江苏武进人士。担当《绣像小说》主编的李伯元,在办报方面影响很大,成绩斐然,有“上海小报鼻祖”之美誉,堪称近代报业的精英。身居中西文明交汇中心的上海,他敏锐地意识到新旧世界交替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种种社会问题。小说六十回前,作者著“楔子”说明著书缘由,以明做书之人心意:“(做书的人)请教诸公:我们的世界,到了甚么时候了?……你看这几年,新政新学,早已闹得沸反盈天,也有办得好的,也有办不好的;也有学得成的,也有学不成的。现在无论他好不好,到底先有人肯办;无论他成不成,到底先有人肯学。……所以这一干人,且不管他是成是败,是废是兴,是公是私,是真是假,将来终要算是文明世界上一个功臣。所以,在下特地做这一部书,将他们表扬一番,庶不负他们这一片苦心孤诣也。”   于是,作者便以1900年庚子事变后处于动荡、变革中的彼时社会为背景,叙述了维新风潮中的种种奇闻怪事。全书并无固定的主人公和以一贯之的完整结构,作者让各式各样的人物随着小说社会全景画面的拉开而逐番登场:出身保守家庭却十分向往新潮、极愿与开明文人与文明事物为伍的贾氏三兄弟、投机钻营的晚清官员僚吏、自我吹嘘的洋派绅士、东洋回来的刘学深(“留学生”的谐音)、地方实业家、标榜革命分子的无耻骗子、技术改良先锋、买办与机会主义者、西式学校的校长、摇身变成“新女性”的妓女、自由分子等等。这些人物绝妙地体现出作者对社会的嘲笑、讽刺与批判,映衬出新事物来临时的时代进程及社会心理。在新旧交替的世界里,李宝嘉似无心插柳一般,把“文明”肇始之交西方新鲜事物涌入时民众的社会心理、清朝官吏的守旧、昏庸、借维新之名谋求升官发财的荒谬行径等极尽讽刺,深刻描绘出晚晴的改革维新时期,西方文明涌进中国后被接纳、抵制、扭曲的过程,准确传达出近代中国中西文明互相撞击、博弈、融合的时代脉搏。   小说开篇便以“一个洋茶碗引发的骚乱”为起始,展现了西洋势力涌入后的中国社会对“新文明”表现出的羡慕、震惊、惶恐等幼稚与混乱并存的错综反应。店小二的父亲不当心打碎了洋人矿师的一个茶碗,一个本微不足道的洋碗,却让慌里慌张去向知府大人禀报事实原委的地保喘吁吁地跑得满头是汗;店小二则吓得“早躲了出去,不敢回来”,知府取过摔碎的磁片子仔细端详过一回后也不禁惊呼“今日有交涉大事”,“这是洋磁的,莫说磁器铺里没有,就是专人到江西,也烧不到这样。这事闹大了!”在《文明小史》的第一回到第十三回,小小的洋茶碗的身影始终贯穿其中。西物东传的过程,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西方物质文明在中国社会内部逐渐产生反应的过程,大量的西洋物倾入国人各个阶层的生活之中,带给近代中国民众惊奇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