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辅导教学文稿.ppt
原因(认知偏差) 父母太爱慕虚荣,把自己当成炫耀的工具 只想做平凡的人,不想自己太优秀 咨询措施: 与其思想进行辩驳,消除非理性的认识 案例5:浑身长满刺的男孩 张某,成绩中下,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 有一次在家,因外婆说他拿了她的一百元钱而埋怨他,与外婆吵了起来,还骂了外婆,事后母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他因此而几天不理母亲,并且在家不好好做功课。 原因分析 一是家庭原因,怕别人瞧不起他,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而母亲也经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 二是小学时得了不少奖,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骄傲气焰。 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咨询措施 ?? ? 1.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尊重信任他? ??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自尊心,以柔克刚。 ??? 3.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教师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 ? 4.指导张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二、行为障碍(含品行障碍) ——指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行为、习惯偏离常态,包括以反复和持久的明显的反社会行为为主要特征、但情节轻微、未达到犯罪性质的青少年行为偏差(后者也称之为“少年品行障碍”、“边缘行为”或“问题行为”等)。 行为偏差又可以分为三类: 1、过失行为 2、不道德行为 3、自我消极行为(卢家楣1989)。 离异家庭孩子心理辅导 辅导目标 1. 给予更多关爱和情感补偿,协助家长共同培养个案健康心理。 2. 通过各项活动,帮助其树立信心,正视人生挫折,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力。 3. 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远离社会不良青年。 辅导策略 1.认知方面:离异是大人的事,并不是孩子的责任,确信自己能从父母或者家人那里继续得到爱,相信生活中还是有真正关心爱护她的人。 2. 情绪方面:用倾诉的方法,向老师和家人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感受,避免过多的情绪波动,从而缓解其轻微的心理失调。 3.行为方面:要重新激发各项活动的兴趣,学会明辨是非,主动远离社会不良青年。 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取得初步信任 第二阶段 “春风潜入夜” 第三阶段 “双管齐下” 第四阶段 “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五阶段 “独挡一面” “师者父母心”, 4、网络成瘾 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青少年普遍过度使用网络 张炳富、涂敏霞(2005)广州青少年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时间:2005年5月 地点:广州五所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生812名 结果: 平均每天上网时间:5小时以上的 10.1% 最长一次上网时间:9小时以上的 36.3% 一周有上网行为的天数:5天以上的 19.4% 上网原因 非学习原因 55.7%(估计实际数字更高) 聊天 27.2%,玩游戏 14.6% 下载歌曲影片 13.9% 头疼:来自教育实践领域的问题 青少年普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1 损害身体健康 问题2 阻碍学业完成 问题3 妨碍社会性发展 损害身体健康 2002年3月,有两年上网历史的曹某,在回头应答父亲呼唤时突然昏倒,被诊断为“第三至第五颈椎小关节错位”,经抢救才转危为安。 2002年,南昌市一17岁高三学生长时间玩网络游戏猝死。 2004年,湖南一14岁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导致幻觉,从4楼跌落。 医生提示:长时间上网容易罹患颈椎病、干眼症、腕管挤压综合症、接受过量辐射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低血糖、脱水、电解质紊乱…… 网吧里恶劣的环境 阻碍学业完成 高科技作弊:“作文克星”,语言表达能力衰退 因为上网逃课、逃学、不完成作业。 过度上网,导致精力不济,上课走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