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贾宝玉性格试论红楼梦中解脱观
从贾宝玉的性格试论《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摘要:《红楼梦》中贾宝玉最终走上了出家解脱之路,这一结局与宝玉自身的性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整本书中所塑造的宝玉性格和其心路历程,都指向着生活的解脱这一结局,也蕴含着时代背景下不得志之士的精神慰藉。宝玉内心的各种情感激烈的斗争和要找到归宿的需求,使得出家成为他的最后选择。贾宝玉走上这一解脱之路是有深刻的思想基础的,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基础上的必然之路。基于此,对《红楼梦》中的解脱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旨在通过这一研究丰富红学研究内容,为宝玉性格和解脱观的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红楼梦》;贾宝玉;性格;解脱观
中图分类号:I207.4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2-0110-02
自《红楼梦》这一文学巨著问世以来,对红学的研究就从未停止,研究人员对红学的理解和分析也有各自不同的视角和见解,细细品味《红楼梦》和所有研究者的研究成果,都有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1]。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贾宝玉这一人物的最终结局进行了性格上的分析,对贾宝玉身上反映出的解脱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贾宝玉的“脱俗”性格与红学脱俗观
1.宝玉性格吸引中体现的“脱俗”
宝玉的性格吸引源自作者的精心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实际上是非常少见的,可以概括为“脱俗”,在当时那个时期乃至现在都是与常态化的人们的性格存在差异的,因为其出身的环境使得他从小就在充满人情世故的环境中感受世态的炎凉,也就形成了贾宝玉独有的超凡脱俗的性格。在后世人眼中,宝玉的这一性格是让人怜爱的,也是有很多的内容可领悟和研究的,其最后走向解脱的结局也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
在贾宝玉的性格中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都是与众不同,在婚姻和人情中他很多时候都是不屑世俗的,对世俗所追逐的功名、官位都是不在乎的,这一性格通过《红楼梦》中甄宝玉的性格显得更为明显,甄宝玉的“世俗”使得宝玉“脱俗”的性格更加鲜明[2]。
在《红楼梦》原文中贾雨村对贾宝玉就有过直接的判定:“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正如贾雨村所言,贾宝玉有其非同常人的聪明灵气,在诗词歌赋方面表现得十分精通,他也有不近人情的乖戾,不能利用聪明才智报效国家。贾宝玉的性格也就是这两种气质相互作用的融合。在贾宝玉性格中有着对纯正的正气的向往,这也是贾宝玉最终选择修行来解脱的原因之一。从贾宝玉性格和结局综合来看,体现的是解脱观,代表的实际上是贾宝玉性格中所包含的正气最终战胜乖戾之气,使得贾宝玉走上了修行解脱的正路。
除了贾宝玉这一主要线索中反映出来的解脱观,在整部著作中还有其他的角色服务于这一线索,共同讲述着《红楼梦》中的解脱观。
2.《红楼梦》解脱观的内涵
《红楼梦》中的解脱观最主要还是体现在贾宝玉身上的。在《红楼梦》中作者就以半神话的方式讲述了贾宝玉的来历,说女娲补天炼石所剩一石,具有通灵气性,因感觉自身无用而无线悲叹,后来被僧道之人带入人世间的繁华富贵就是贾宝玉了。通过石头这样的借用,使物以灵性的指引具有了各种心思和欲望,在这样的欲望中又萌发着追求和生死的思量[3]。在贾宝玉身上有着知识和生命修养的一个重要联系,在很多时候贾宝玉的状态都是无欲无求,但是在这样的没有心念的状态下,他对事物却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所有人的思想性格来看,一个人的心境如果发生混乱,对事物的理解也会是偏颇的,心境的浮躁使得对事物的认识就会丧失本真。而对这种状态的修订通过修行是一种很好的改善方法,对个人也是一种解脱,因为修行达到心“止”的境界,就会产生全面的观点和看法,就能看透事物,达到观的状态。
修行的解脱观下人们的思维意识会消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对事物的认识也能够更加的明晰,对事物的见解也能够更加的全面和圆满。依照该理论,贾宝玉由一块具有双面性的灵石而来,在世俗的环境中这块顽石有了对世间各种的好奇和贪爱之心,生活中一味地贪恋富贵温柔之美,对于所要发生的危难却毫无意识。僧道之人及时的告诫:“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僧道之人的话语中尽含人生的哲理,也非常符合贾宝玉这一人物的命运。贾宝玉出身名门富贵,有贾母的疼爱和保护,同时也有父亲的严逼做学和贾环、赵姨娘、黄道婆等人的诬陷,以及婚姻上贾宝玉不能和心爱的表妹结合都印证了僧道之人的“美中不足”说法。后来,贾宝玉所在的贾府的命运也是由繁华富贵转为了过眼云烟,家中变故后姐妹们离开,丫鬟们离去,贾宝玉由不问世事状态也陷入了失望和痛苦,最后选择出家修行,也是回到了这块顽石原本之地[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涉农专业班级建设方案(班主任能力比赛).pdf VIP
- 人教(2019)A版最新教材高中数学课后习题答案大全.pdf VIP
- colorgate v8快速操作手册中文.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_246:2008.pdf VIP
- 2024年信息科技中考考试题库及答案3.pdf VIP
- 《土木工程施工48课时》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Unit 3 My week第2课时 Story time(教学课件)英语译林版三起四年级上册(新教材).ppt
- 01企税 答案 V3.8企业所得税年度(A类)网上申报教学版案例01-20211008.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