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威尼斯双年展评说
每两年威尼斯双年展让世界艺术汇聚一地:国家展馆、中心主题展以及众多配合双年展的平行展、边缘展,如此繁杂的艺术现场,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大多数双年展由一个策展人或一个策展团队担任,策划展馆通常也只有一个,而威尼斯双年展却不同。首届威尼斯双年展始于1895年,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双年展,威尼斯之后的国际重要双年展,如巴西的圣保罗双年展要等到1951。威尼斯双年展与众不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自1907年起,一批国家馆的建立成为这一展览的基础。从表面上看,威尼斯双年展是有关各个国家和艺术家们之间彼此对话的展览,然而这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展览,每一个展馆、每一位艺术家都各显其能,绞尽脑汁吸引观众,甚至双年展上还有金狮奖发给最优秀的国家展馆和艺术家。
如果说是悠久的历史和国家馆的设立使威尼斯双年展举世无双,那么,威尼斯这一城市本身也给双年展增添了另一种魅力。这个也许曾经是世界上最富庶、最繁忙的城市,拥有着世界历史上曾经是最大的海军港口之一。因为双年展的展馆分散在整个城市,所以参观双年展也是游览威尼斯,艺术观众可以畅游在城市当中数不清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宫殿和蜿蜒的古街道。许多展馆和展览就位于这些古迹内,这更加强了观众与历史不断接触的机会。
本届双年展中心馆的策展主题“llluminations”一光?国,就包括了十六世纪的威尼斯画家丁托列托的作品。自1980年,有策展主题的中心展关注的是青年艺术家和新锐艺术形式,中心馆一部分位于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海军的造绳场,狭长的建筑是因为这里曾经用来在里面拉伸绳索。
英国和法国早在二十世纪初在展会的主馆区Giardini建造了古典风格的国家馆,而近年来建的国家馆,如日本和韩国则透着后现代风格。主馆的另外一部分在军械库(ArsenaIe),不少国家花几百万欧元对古老的海军基地改建成他们的国家馆。其他一些国家,如台湾、新加坡和墨西哥则租用城里的古老教堂或文艺复兴的宫殿来办展。在双年展期间,各种平行展遍及整个威尼斯。再加上一些世界水准的博物馆、基金会的当代艺术藏品展,古老的威尼斯在双年展的盛会期间,转身成为全球最先锋、最经典的当代艺术的聚集地。
对于像我这样在过去三十年见证了14届的人来说,双年展的变化是非常明显。与三十年前相比,现在的架上画要少得多,装置和影像作品越来越多,而来自非欧洲的艺术(1993年亚洲艺术正式进入威尼斯双年展)远远超过三十年前,展览图录厚度大增显示出双年展更大的学术野心――或者说是自命不凡。首先,双年展的规模
越来越大:如果是在三十年前,参观三天就足够了,而现在,随着展览的增多,影像作品的增多,加之城市中无数的水道和弯弯曲曲的中世纪道路造成的交通困难,要想把双年展看遍,怕是一个星期的时间都不够。
威尼斯双年展重要的真正原因在于当你面对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时,你怎样决定究竟哪些作品是好的,是折服你的艺术。我们必须
思考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为谁的。难道艺术仅仅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方式或是哲学的新形式?艺术是心理治疗吗?艺术是政治讨论吗?还是对美的追求?双年展仅仅是为艺术界的专业人士吗?还是为大众而举办?是为欧洲中产阶级还是为全世界而举办?在这个世界上最大、最著名但却保持以欧洲为中心的双年展中,我们要追问还有如何使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能够最大程度地被外界了解的形式。
那么,我应该从哪里开始我的参观呢?我的爱国情结首先将我带到了英国馆。为什么我感觉今年英国馆令人失望?迈克尼尔森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艺术家。首次见他的作品是在2000年伦敦的一个很另类艺术空间,他做了16个连接的房间,里面充满装饰和物品,充满了衰败和危险的感觉:当观众终于回到第一个房间急于离去的时候,门打开却发现外面是一面封死的砖墙,噩梦一样可怖,原来这只是重复模仿的第一个房间。Nelson在威尼斯延续了重复的招数,只是这里的震撼力不太有效了。
我们想看到什么样的国家馆呢?MikeNelson代表英国是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他不负众望能做出一场留给观众深刻影响的艺术秀。国家馆有责任告诉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社会和政治现状吗?那么英国馆告诉我们的可能就是英国当今的衰退感和对恐怖主义的恐惧感。
每个国家展馆都为夺金狮奖而努力,说得理想化些是分享经验。如何能做的到最好呢?自1980年以来英国就把展馆给一个,偶尔两个艺术家手中,美国,法国,德国也采取同样做法一一让一个或两个艺术家大手笔地发挥,可以做出一场强有力的完整统一给人以时刻印象的展览。让一两个艺术家在威尼斯大显身手,中国、印度也应该采用这种方式吗?我认为是的。
英国馆旁边的德国馆被评为本届双年展的金狮奖国家馆,原因何在?难道仅仅是因为参展的艺术家Christo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