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文理蒹通李维格,中国冶金第一人
与梁启超齐名的总教习
他是我国钢铁冶金界的先驱,近代钢铁专家,汉阳铁厂的主要开拓者;他还创办了扬子机器制造厂和湖南常未锰矿,兴办了汉阳铁厂第一所技术学堂:他为我国近代钢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甲午战争爆发后,他与梁启超、汪康年一起,写文章宣传“变法”,名扬一时。经谭嗣同的多次邀请,李维格与梁启超相继抵达长沙,分别担任时务学堂的西文总教习和中文总教习。学堂开设自然科学等科目,并灌输维新变法思想,使时务学堂成为湖南省维新运动的重要阵地。
这位文理兼通的实业家和教育家,就是中国冶金第A李维格。
李维格(1867―1929),字一琴,生于上海。自幼家贫,无力读全日制学校,只能随父半工半读。不久,他进入中西官商集资兴建的西学堂――格致书院,耳濡目染西方文化,遂产生振兴科技报效祖国的志愿。尽管当时家境并不很好,他的父母还是筹措了一笔费用资助他出国。李维格先到英国学习英文和法文,随后又到日本和美国学习“政教技业”。
维新变法遭扼杀后,李维格赴上海担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兼南洋公学教授,后任郎中。盛宣怀认定李维格是个可重用之才,清廷商部和北方实业界巨头周馥、周学熙父子,前后三次要求请调或借用李维格,都被盛宣坏顶回去。
经营之才略不下西人
这时,盛宣怀已经接办汉阳铁厂,并改汉阳铁厂官办为官督商办。他聘李维格为汉阳铁厂总翻译。汉阳铁厂自1894年6月正式开炉以来,由于焦炭供应不上等原因,炼铁炉时开时停,铁厂不断亏损。加以该厂贝塞麦转炉生产的钢质量不好,销路不畅。至1903年,钢厂被迫停产。
1904年,李维格奉盛宣怀派遣,出国考察炼铁新法。李维格认为:“铁厂命根,全在铁矿、焦炭,应将所有生料带往外洋考验(化验),倘生料不合化炼,则旧厂必须停止,断无扩充之理;如果合用,承炼成钢铁,本轻质佳,可期与欧美争胜,然后放手去做。司员(指李维格自己)行止,全视生料为断”。于是李维格率领英人彭脱、德人赖伦,携带矿石、焦炭、生铁、钢材等样品,于1904年3月赴日本、美国和欧洲考察。
每到一地,他广泛搜集同行们的经验和建议,并请英国化学家梭德将所带样品进行化验,摸清了钢质量差的原因。
李维格在报告中还指出,钢质量提高后,国内销路将大量增加,还可“苟中国以全力大举,不但东方销路在我掌握,并可运销美国西滨太平洋各省。”于是向盛宣怀提出“购制新机,改造炉座,聘请外国新工程师”,盛宣怀接受了李维格的建议,并委任他为汉阳铁厂总办,全面负责汉阳铁厂的改建、扩建工作。
经过三年改造,到1907年第一期改造工程初步完成,钢质量改善,产量也逐年增加,汉阳铁厂的面貌为之一新,扭转了建厂以后年年亏损的局面,并使汉阳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美国驻汉领事曾惊叹地说:“是为中国20世纪之雄厂耶!观于斯厂,即知研究西学之华人,经营布置,才略不下西人也……”
被列为中国冶金第一人
当时欧美行家均称汉阳铁厂产品为精品,上海各铸造厂家更是唯汉阳铁厂生铁是用。不仅国内各大铁路所需的钢轨和零件都在汉阳铁厂订货,澳大利亚、香港地区、南洋诸岛、口本、美国的钢铁公司也来汉订货。1910年销售给日本的生铁就达65362吨。当时两方同家担心失掉市场,发出了“中华铁市,将不胫而走,必与英美两邦,角胜于世’界之商场,……呜呼!中国醒矣”的惊呼。
1914年2月,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汉阳铁厂的钢铁产品获得最优等奖。因此,在当时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考察传略》工程技术编冶金卷中,李维格列为第一一人。
1908年,李维格建议盛宣怀奏请清政府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李维格与盛宣怀共同拟定了公司章程88节。由此汉阳铁厂由官督商办改为商办的汉冶萍公司。于19Q9年第一届股东会议上,李维格被推选为协理,兼汉阳铁厂总办。
为了发展汉阳铁厂的生产,李维格还广泛调查煤、铁、锰等矿产资源,并开办了湖南常耒锰矿。1907年由商人宋炜臣、顾润章集资银40万两,并由汉阳铁厂供给旧机器设备以及银5万两作为资本,在李维格主持下,于汉口湛家矶创建了扬子机器制造厂。
企业自设学堂培养专门技工
早在1896年,当时汉阳铁厂总办郑观应就建议盛宣怀在厂内:没立学堂,招考略懂算法的学生40名,上午读书,下午进厂实习操作;但未能实现。李维格深深体会到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人才,才能发展本国的产业。这一认识在他于中华民国初年写的《汉冶萍公司历史说略》一文中曾有透彻的叙述。
他在该文中首先分析了造成汉冶萍公司困难的原因,但他把办厂人员不懂技术,缺乏本国技术人员列为第一原因。他在文中写道:“东亚创局,事非素习,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