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离子束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能离子束研究进展

低能离子束的研究进展   摘要低能离子束能精确控制生物体入射深度和部位,与物质作用时不同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可获多种不同需求的新品种。该文简要阐述了离子束在诱变育种、介导转基因 、磁性研究以及碳纳米管的除杂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为低能离子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低能离子束;原理;诱变育种;展望   中图分类号Q9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0-0041-03      RecentAdvancesinLowEnergyIonBeam   CAO Ze-hongWU Shuang-shuangWANG TaoDONG Yu-weiLI WenLIU Qing   (Jiangsu Food Bioprocess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College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8)   AbstractLow energy ion beam can exactly control penetration depth and position. Different parameter can be combined as required to gain many new variety for different needs when it acts with substance.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low energy ion beam in mutation breeding,transgenic,magnetism research and carbon nano-tube cleaning,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low energy ion bean.   Key wordslow energy ion beam;basic principle;mutation breeding;prospect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家首次尝试将低能重离子束应用于农作物品种改良,发现了离子注入对水稻的诱变作用[1],科学家们很快意识到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并在植物、微生物的诱变育种方面蓬勃发展,因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加深。   1基本原理   离子束是指具有能量的带电离子放射线。根据所产生荷能离子能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高能离子和低能离子,具有Bragg峰(尖锐的电峰值)、LET(高传能线密度)及低氧增比,其入射部位和深度可精确控制。离子束物质能量的传递特征是离子通过物质时,在物质中的局部引起高密度的电离和激发。剂量(单位质量吸收辐射的能量)、电荷态(原子被剥离的电子数)、剂量率(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内吸收辐射的能量)、流强(单位时间、单位截面积微分球的入射粒子数)、注量(穿过单位截面积微分球的入射粒子数)等不同的参数(或参量)用以描述离子束与物质的互作用过程,包括离子束的电荷态、能量和剂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对生物体系作不同模式的处理,有可能获得人类不同需求的多种类型突变体[2]。   2低能离子束的应用   2.1离子束在生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诱变育种)   离子束诱变与一般生物育种物理诱变剂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①技术稳定可靠,简单易得。因此,离子束生物技术将成为生物培养与改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②变异频率高。因为可选择注入的离子种类多样,而且其质量、能量、电荷可有多种组合,所以诱变结果和效应也是多种多样的;③变异稳定快。离子注入造成的损伤不易修复,突变体稳定较快;④变异谱宽。能产生较高的电离密度,使DNA 产生严重损伤,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和较广的突变谱,易于筛选出新的突变体。   自从发现了离子注入所引发的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束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品种的改良,不同低能离子注入生物体的作用也不同,其中植物品种的改良是开展较早的方面,其次是品种的选育等方面。   2.1.1植物品种的改良。从1986年开始对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甜菊、烟草、大豆等品种应用离子束的改良。水稻诱变育种的研究自余增亮发现离子注入水稻生物效应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成功选育了D9055、S9042、晚粳3122、中粳63、早籼14、晚粳1148和晚粳48等7个水稻新品种[3]。杨赞林等[4]对不同基因型的品种采用不同质能电组合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