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文化书写特质比较.docVIP

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文化书写特质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文学文化书写特质比较   摘要:通过汤亭亭与莫里森主要作品文化书写的比较分析,发现以两人为代表的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在文化书写维度上有其各自的特质,也可从中探寻到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作家文化书写的共性,即她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守望自己的族裔文化的同时也实践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汤亭亭;莫里森;文化书写特质比较;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139―03   引言   在美国文学殿堂中,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曾经被打上了边缘文学的另类标签,长期被排斥于传统文学史之外。在“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化语境下,受后学理论多元性、推崇边缘和解构主义等思想的影响,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逐渐崭露头角。在美国华裔作家中,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一出版即荣获当年国家图书评论家奖,汤亭亭凭借其在美国一举成名,第二部作品《中国佬》(China Men)与第三部作品《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也分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书评界奖和西部国际笔会奖。美国文学专家张子清先生赞誉这三本小说“艺术地建立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传统”。[1]汤亭亭当之无愧是美国华裔文学最具说服力的代表,而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则是当代美国非裔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她的主要作品《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秀拉》(Sula)、《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柏油娃》(Tar Baby)、《宠儿》(Beloved)、《爵士乐》(Jazz)、《乐园》(Paradise)均获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黑人女性得主。虽然我国学术界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和非裔女性文学关注度极高,但单凭对美国华裔女作家或黑人女作家及作品的单方纵向研究并不能窥见“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全貌,横向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方能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发展有较为宏观的把握。笔者将从文化书写这一维度,以美国华裔女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汤亭亭和美国非裔女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的托妮?莫里森的主要文学作品为例,比较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文学的文化书写特质。   一、汤亭亭批判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书写特质   亚裔美国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赵建秀曾痛斥汤亭亭误读误用中国经典和传说,已失去了华裔族性,但实际上汤亭亭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在创作中自如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文学叙事的需求。首先,她不仅继承运用了中国旧式章回体小说的叙事结构,而且还有自己的再创造。例如,《女勇士》由五个既可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的部分组成。这种叙事结构脱胎于中国旧式章回体小说,如《水浒传》《红楼梦》等。小说中每一回是整部小说的一个章节,环环相扣;而同时又有自己完全的篇章结构、特定的人物设置、完整的故事情节,可独立成篇。而在创作《中国佬》时,她却在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篇章结构组织上有自己颇有深意的创新。全书十八章,长短章节相嵌,主次故事交叉。以“鬼伴”和“檀香山的曾祖父”一长一短并置的两章例析,前者是类似章回体小说的引子或楔子的短章节,叙述了一个年轻人被在野外避雨时遇见的女鬼引诱,献出自己所有的鬼故事,极富聊斋意趣。后者讲曾祖父被工头蛊惑,漂洋过海来到檀香山,没有得到希望中的荣华富贵,而是不得不终日在甘蔗园出卖苦力。两个章节貌似毫无关联,但结合长章节的主旨,短章节却被赋予了一般鬼故事之外特定的寓意,隐喻檀香山工头的虚假的合同和吹嘘的美国的富足如同女鬼臆造的幻象,而以曾祖父为代表的华人就如那个年轻人一样被幻象所迷惑,不但一无所获最终还被榨干了劳动价值。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中,楔子或引子应是后面主要章节的前言,汤亭亭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后面主要章节来深化诠释短章节。这样的布局谋篇在表面上继承章回体小说写作格局的同时,重整了章回体小说的叙事范式,是汤亭亭创造性传承中国文化的有力例证之一。   此外,汤亭亭更善于在创作中通过改编中国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来实现自己的文学诉求。《女勇士》中的“白虎山学道”一章就糅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木兰和岳飞的形象塑造了一个雌雄同体的“女勇士”形象;而“羌笛野曲”则是取材于西汉女诗人蔡琰的故事,在其基础上把蔡琰加工成另一个文武双全的“女勇士”形象。在《中国佬》中汤亭亭还巧妙地把经她改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中外神话传说或名著片段交织呈现,辅助叙事的进展,例如她把《镜花缘》中唐敖的故事、屈原的故事、希腊神话中迈达斯的故事、鲁宾逊的故事等创造性地再现于她的文本中。她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则通过笔下的人物毫不留情地批判驳斥。比如《女勇士》的主人公“我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