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传说文化研究
传统节日传说的文化研究
摘 要: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伴随着传统节日的一系列美丽生动且独具特色的传说故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留下了特定社会情感、特定文化心理、特定思想意识的印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愿望、要求和理想等,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文化长卷。本文结合实例,从特征、分类和价值三方面,对传统节日传说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在充分肯定其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针对当今的社会现状,提出了更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
关键词: 传统节日传说 文化研究 当今价值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之相呼应的是超越五千年的灿若星河的文化。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是人们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愿望与情感寄托,是众多文化元素的综合体。传统节日传说,作为民间文学中较为活跃的部分,同时也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之一,能够比较全面地体现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而传说本身,也构成了传统节日的文化组成。对传统节日传说的文化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对传统节日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珍视,而且它作为传说本身所具有的文史价值与经济价值,对于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能起到积极作用。
一、传统节日传说的特征
民间传说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间文学的传统节日传说,除了具有民间文学的历史性、变异性之外,还具有作为传说的艺术性等特征。
(一)历史性。由于传说多采用“推原思维线索”的方式结构故事,因此,传说多叙述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其中的人物往往成为“箭垛式”的人物,体现了当时民众的情感趋向。笔者曾经整理过与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这六大传统节日相关且流传较广的传说三十三个,①其中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关的有二十余个。
(二)变异性。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文化的演进,以及人们劳动方式的变化、宗教信仰等影响性因素的改变是形成节日传说变异性的原因之一。《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貂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张衡《灵宪》里说:“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蛤焉。阴之类,其数偶,其后有冯焉者。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娥窃之以奔月……??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随着道教的兴起,道教徒把《山海经》看作黄老之言,收入《道藏》,西王母和嫦娥都变成了风韵犹存的夫人或是长袖善舞的美女。②变异性的另一个原因是传说本身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其内部发生的变化。元宵节来历的传说,由开始简单的人间触犯天庭,天庭降罪人间,仙女解救,发展到政治方面的汉文帝纪念“平吕”,再细化到东方朔解救宫女。在南北朝时期,刘敬叔在《异苑》将元宵节的传说与平常百姓(紫姑)发生了联系,从开始的简单化、概念化到逐渐丰富。但在分析传统节日传说的变异性的同时,可以发现各类节日传说在情节上的类型相似性。
(三)艺术性。传说从开始出现就具有浓重的神话色彩,有些传说就是神话宗教化的结果。鲁迅先生也曾说:“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传说之所道,或为神性之人,或为古英雄。”③因此,节日传说就有了高度的浪漫主义色彩。传说是民众“口头的传播”,是在口头上创作和流传的,由此决定了传说叙事的灵活性和生动性,由此塑造出了一批批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如以身殉国的屈原。口语也让传说具有凝练、幽默的艺术特点,更有利于口头传播。
二、传统节日传说的分类
传统节日传说的分类,根据目前整理的资料,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有关传统节日由来的解释性传说。这类传说占传统节日传说的大部分。如有关于重阳节的来历的传说。除此之外,还有清明、寒食由来的传说,七夕的牛女传说,等等。
(二)有关传统节日习俗的解释性传说。比如清明戴柳的传说。有三种,一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还有一种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这三种说法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相信柳枝具有灵性,可以避邪。
(三)既包含传统节日由来,又包含节日习俗由来的解释性的传说。如年的传说,这个传说中,既有关于年的来历的解释,又有一些春节习俗,如除夕夜吃年夜饭,初一拜年,等等。
三、传统节日传说的价值
程蔷曾经概括了民间传说价值的三个层次,分别是:第一,现实和自娱自慰;第二,文化史资料的渊薮,并且能够成为文艺创作的营养源;第三,作为舆论代表塑造、改造民族性格。最后,认为民间传说价值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不能片面看待。④
程蔷概括的民间传说的三个特征,第一个和第三个特征属于认识论的问题,第二个特征才是民间传说价值的内容和体现,就是我们下面要分析的传统节日传说的文学和史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对当下社会精神建设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