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反恐时代的反恐怪圈.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反恐时代的反恐怪圈   美国人发起反恐战争真正价值如何?没有人敢说,美国今天比十年前更加安全   3月1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让美国经历了“9?11”事件以来发生在本土的又一次严重袭击事件。   在白宫的随后表态中,并没有出现“恐怖袭击”的字眼。而美国警方也表示,那些放置在事发现场垃圾桶里的爆炸装置过于简陋,感觉袭击行动不像国际恐怖组织所为。   然而同时,也有相关调查人员表示,在两个临近地区同时引爆炸弹,选择人群密集的大型活动时间发动袭击以求造成大规模伤亡,这正是“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机构通过互联网发行的一本杂志《激励》中所提到过的。而最近一段时间,用英文编写的《激励》杂志还详细刊登了许多发动袭击的方法和如何在家制造炸药的内容。也有媒体报道,波士顿的爆炸装置很像是伊拉克恐怖分子在自己国家中埋设的路边炸弹。   不可否认,无论如何定性这起爆炸,恐怖主义的阴霾再次笼罩于美国民众心头。而就在不久前,似乎还有令人振奋的“好声音”。非洲乍得军方宣布在马里击毙了2013年1月阿尔及利亚油气田人质事件的主谋、“独眼王子”穆赫塔尔贝尔摩塔尔。阿尔及利亚媒体日前则报道称法军击毙了“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领导人阿布扎伊德。一时间恐怖主义大亨竞相殒命,路透社评论称,世界重要通缉犯的死对非洲“基地”组织来说是巨大打击,“这在短时间内将瓦解非洲的伊斯兰极端组织”。不过,两人死亡的消息都没有得到确认。   自从美国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已经有众多恐怖主义组织头目殒命,但是其中却也呈现出一个问题――他们的生命消逝了,他们的精神却看似愈发传扬。这应该是国际反恐战争的一枚涩果。   就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的态度所述:在两种战争形态中,如果是为了意识形态发动战争,那么战争的目的就会变得非常模糊。如果是为了消灭敌人,那么,在战争的过程中可能会造就大量的烈士。非常遗憾的是,在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中,许多国家不得不面临双重战线的问题,一方面必须消灭恐怖分子,而另一方面必须防止恐怖分子成为宗教极端组织所供奉的烈士。   这样的局面无疑构成了由美国人发起的、延展至全世界的国际反恐战争怪圈,从时间上来说,这场战争足以载入史册,从效果上来看,战争的确摧毁了一些自我标榜或者被标榜为恐怖主义力量的组织或个人,但是国际反恐行动的真正价值如何,恐怕只有白宫高层掌握。个中甘苦,惟有自知。   “9?11”改变美国人生活   2001年9月11日是一个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日子,几个恐怖分子劫持着民航客机撞向世贸大厦的时候,整个世界为之震撼。人们更难以想象的是,这种震撼,更加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9?11”不久后,美国大兵挥师阿富汗。更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开始了对伊拉克的第二次进军。在著名军事专家徐光裕看来,美国人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实际上是第二次海湾战争,想当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老布什并没有把所谓推广美国的价值观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作为外交政策的原则,但是伊拉克战争中小布什明确地提出推广价值观作为国家战略。   奥巴马上台以后,或许发觉这样做会得罪整个伊斯兰世界,甚至还会得罪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故此有所缓解,但是,他“仍然要继承这个东西,比较典型的是奥巴马以人道主义、人权作为突出理由在他国搞军事干预,搞禁飞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美国的走势有点衰弱,他要采取稍微柔和的手段来继续贯彻其政策。”乔新生说。   所幸,无论什么手段,奥巴马总算为美国人民交上了一份答卷(至少是美国人民)。2011年春末,一则消息瞬时间爆红全球各大媒体。5月2日,乌萨马?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一座毫宅里被美军海豹部队第六分队突袭击毙,次日其尸体海葬于北阿拉伯海。在美国之音记者杨晨的阐述中,美国首都华盛顿周围的居民还记得,10年前白宫附近并没有那些丑陋难看的水泥障碍,民众可以随时到国会大厦参观,机场的安检非常简单。   “9?11”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自由开放、无拘无束的美国开始变得有点小心翼翼、处处设防。当然,在杨晨的了解中,不少人认为公民自由也因此而遭到侵犯。袭击后国会很快通过的《美国爱国者法案》就引起了大量争议。这个法案给予执法机构搜集医疗、电话电邮通讯和银行记录等广泛的权力。批评者认为其中不少条款侵犯了民众的隐私权。   十余年过后,“9?11”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依然随处可见。不过专家对于“9?11”袭击给美国造成的经济代价并没有一致意见,估计在350亿到4万亿美元之间。落差这么大的原因是一些学者在计算经济损失的时候只限于“9?11”发生后的几个月,另外的学者把阿富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军事行动等费用都计算在内。如果按照后一种算法,“9?11”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就不仅仅是量的,而且是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