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按约定价格与市场条件关系分,可分为溢价期权、平价期权和损价期权。 ①溢价期权 溢价期权是指买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卖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即协定价格好于市场价格。 ②平价期权 平价期权是指执行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等。 ③损价期权 损价期权是指买权的执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卖权的执行价格低于于市场价格,即市场价格好于协定价格。 二、外汇期权交易的种类 外汇期权与对冲策略 (4)按照交易地点分,可分为场内期权和场外期权。 ①场内期权 场内期权也称交易所期权,是指在外汇交易中心与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期权。 ②场外期权 场外期权,也称柜台式期权、店头期权,指的是在外汇交易中心与期货交易所之外进行交易的期权。 二、外汇期权交易的种类 外汇期权与对冲策略 目前,在国内市场,场内期权只有指数期权,个股期权酝酿中。根据国家外汇局的规定,外汇期权只能在银行交易,为场外期权,且只能为欧式期权。 针对公司每年7月及1月各归还的本金667万欧元,且欧元兑人民币逐步上涨的的情形,公司应当买入还是卖出期权? 买入期权(看涨) 外汇期权与对冲策略 外汇期权与对冲策略 三、外汇期权对冲的可行性分析 举例分析: 交通银行对于外汇期权的报价,买入6个月后到期的期权,执行价格为8.0307 ,期权费本金2.74%;买入11个月后到期的期权,执行价8.1221 ,期权费本金3.4%。另外,公司需要支付保证金8%。 根据2018年8月7日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9126,6个月后到期的期权执行价格8.0307比现价溢价1.49%,再加上期权费本金2.74%,公司使用期权进行对冲的单次成本为4.23%(非年化成本),只有在欧元涨幅超过4.23%的前提下,公司才能产生对冲收益。 半年时间内,欧元对人民币升值超过4.23%的概率有多大? 向上向下波动超过4.23%的概率都挺大! 外汇期权相比外汇期货,可更好地实现套期保值,但在欧元兑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情况下,采取外汇期权交易的成本无疑是很高的,主要是期权费成本。主要跟目前国内市场金融市场 不发达有关。 据悉,中交金控已经筹备成立,若在中交金控层面,为下属各单位提供外汇远期合约服务,促使各单位暴露外汇头寸的平衡,且适当收入一定费用,则更有利于各单位的稳健经营。 假如:四航局在欧洲有一个项目,未来某个时期以欧元的形式收款,而公司每年7月及1月都需要支付欧元贷款。则公司可以通过中交金控的介绍,与四航局签署一个外汇远期合约,约定以当前的价格在未来每年的7月及1月买入欧元,以平衡汇兑损益。 综合来说,在充分发达的市场,远期合约的交易成本会比期货及期权的交易成本更低,且更为灵活。 延伸与思考 外汇期权与对冲策略 谢谢观看! * 韩国、德国 * * * * 外汇期货、期权与对冲策略分析 傅丽梅 2018年8月7日 交 融 天 下 建 者 无 疆 外汇期货与对冲策略 外汇期货与对冲策略 期货(Futures)交易:一种在集中性市场,通过公开竞价买卖期货合约的交易方式。 期货合约(Futures Contyacts):约定在未来以协议条件(包括价格、交割地点、方式)买卖的一定数量的某种工具的标准化契约,合约规定的价格就是期货价格。 金融期货(Financial Futures):以外币、债券、股价指数等金融工具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的交易,是期货的一个重要类别 期货是场内交易的,只能通过交易所购买标准化产品。 基本概念 金融期货 商品期货 农 产 品 金 属 能 源 利 率 期 货 外 汇 期 货 股 指 期 货 期货交易的分类 外汇期货与对冲策略 外汇期货与对冲策略 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 在交易所场内进行,清算公司作为交易对手,严格的交易制度,组织化、规范化程度高,风险低。 交易对象是标准化的合约,流动性增强,能上市的期货商品品种特殊、数量有限。 实行保证金交易,盈亏均具有杠杆放大功能,可以反向交易,具有双向盈利功能。 大多实行对冲交易以结束期货头寸(即平仓),无需进行最后的实物交割。 实行每日结算无负债(逐日盯市)制度。 基本特征 外汇期货与对冲策略 期货的起源 最早有组织的期货交易出现在1600年代的日本,17世纪后期,日本的稻米市场发展为只允许进行期货交易 19世纪早期,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从没有组织的俱乐部协会形式演进到了正式的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是第一个正式的交易所。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交易所相继成立。 期货的起源 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品种不断更新 ——期货交易所合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