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患者的的护理 .ppt2.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的护理 .ppt2.ppt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 颅内压的形成;;;;颅内压增高的临床分型;;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 慢性颅内压增高病人 ,往往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人,常有明显地进行性意识障碍 ■典型的生命体征变化(1 ↑2 ↓) 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脉搏↓有力,≦60次/分,呼吸↓ ■其他症状和体征 复视、头晕、头皮静脉怒张 ;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处理原则;处理原则;护理措施(一); ⑴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警惕颅高压增高发生 ⊙适当限制入液 量,饮食 低盐 (24小时补液量≤2000ml , 尿量≥600ml ) ⊙维持正常体温 和防治感染 ⊙ 加强生活护理;; ; ⊙激素治疗护理 药物: 地塞米松5—10mg 氢化可的松100mg 原理:稳定血脑屏障 预防和减轻脑水肿 不良反应: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感染 ; ⑷辅助过度换气护理; ;⊙禁忌症 全身衰竭、休克、年老、幼儿、 严重心血管功能不良者 ; ★降温方法 ●使用冬眠低温治疗时: 首先静脉给予足量冬眠药物 进入昏睡状态 再采用物理降温措施 ●停止冬眠低温治疗时: 首先停止物理降温然后逐渐减量直至停止 ;★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 ★理想温度:肛温32—34℃,腋温31—33℃缓 ★复温:不可过快,以防颅内压反跳。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意识、 瞳孔、神经系统及生命体征,脉搏100次/分,呼吸减慢,血压100mmHg,停止或者更换冬眠药物。 ★饮食 ★并发症护理 肺部并发症 低血压 冻伤 角膜炎 ;⑹脑室引流管护理 经颅骨额角或枕角 钻孔穿刺侧脑室,放 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 流至体外的方法。 ;⑹脑室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放置长度成人:4—5cm儿童:3—4cm ⊙引流管放置目的: ★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如枕骨大孔疝。 ★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量进行脑室系统检查 同位素行核素检查,明确诊断和定位抗生素控制感染 ;⑹脑室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放置目的: ★ 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减少蛛 网膜粘连,术后早期控制颅内压。 ; ① 引流管的位置 早期引流 管口最高 处距离侧脑室10—15cm。 为维持颅内压稳定, 切记:勿过高、勿过低 ② 引流的速度及量 每日引流量<500ml 过多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引流速度的控制 早期的控制特别注意引流速度, 禁忌:流速勿过快量过多。 ;引流速度的控制 脑室塌陷 形成负压吸附 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血肿 脑室系统压力不平衡 肿瘤出血 小脑中央向上疝入小脑幕裂孔 ;③ 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不通畅的原因 (内)颅内压低于120—150mmH2O 引流管防入脑室过深过长   管口吸附于脑室壁      小凝血块或碎的脑组织堵塞  (外)受压 扭曲 成角 折叠 脱落 ; 引流不通畅的处理 引流袋放置正常高度   在X线下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 轻轻旋转引流管,管口离开脑室壁      严格消毒,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 ﹡切记:不可高压注入 必要时拔除脑室引流管         ;;脑脊液的观察与判断 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天脑脊液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橙黄。 若脑脊液中有大量鲜红色血液,提示脑室内出血。 感染的脑脊液为混浊、絮状物或毛玻璃样。 ; ⑥拔管护理 ;维持正常的体液容量 作好呕吐、脱水治疗护理、观察记录 24小时出入液量。 ; ⊙缓解疼痛 ★ 有效降低颅内压 ★ 镇痛;意识状态的分级;Glasgow昏迷评分法;Thank you !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