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方位加强道德教育工作,共同构建良好成长环境
全方位加强道德教育工作,共同构建良好成长环境
【摘要】耸人听闻触目惊心的中学生犯罪事件,不能不让人去思索:它们为什么这样做?警钟敲起,中学生犯罪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了社会的安定,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始初有不少中学生存在着不良现象,这种现象轻则导致道德上的过错行为,重则构成违法犯罪。究其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环境因素又有内在的心理因素。因此增强中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抵抗侵蚀能力,要依靠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配合,使中学生犯罪日趋下降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学生;犯罪;品德;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150-02
中学生犯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媒体、报刊、杂志的调查结果都可以表明中学生犯罪人数逐年增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作案手段极其残忍,不顾忌影响、后果,其社会的危害性极大。追究根源,可以说明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心理上的问题,从而导致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或者犯有较重的道德过错行为。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触犯刑律构成违法犯罪。因此,分析造成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揭示不良现象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抑制中学生违法犯罪,是中学生犯罪存在的首要问题。
初中阶段是孩子从幼稚的少年走向成熟的青年初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的少年走向成熟人生转折期的开始,于是形成生理上的早熟与心理上的晚熟的强烈反差,则是导致犯罪的基础性原因。为此中学生违法犯罪与他们的心理障碍有着密切联系。追究其根源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
1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体丰富的信息刺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低级下流、庸俗的不良影视作品充斥文化市场,都在不同程度上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学校的周围娱乐场所逐年增加,游戏厅和网吧直接对准中学生,项目种类繁多,武打、色情、侦破无所不包,给中学生以很大诱惑,身处其境、耳濡目染,纯洁无邪的心灵和良好愿望与种种丑恶现象的冲突导致他们无所适从,使还没有成熟的心灵深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心理失衡、行为失控的违法犯罪现象。
2 家庭教育的失当
家庭最利于造就人,也最易于毁掉人。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浙江省金华四中的学生徐力用榔头砸死深爱他的母亲。这一幕至今令我记忆犹新。这残忍的几榔头,痛击每个家长的心。家庭教育的失当,缺乏正确管教子女的思想原则,不懂与子女平等交流,互相沟通的艺术。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尤其是失去了正常而完整的家庭教育,缺乏温暖和关爱,使之走上犯罪道路。作为家长不能不因此警惕:应该迫切需要做点什么了。
3 学校教育的偏差
中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渡过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学的精辟概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联系实际,学校却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仅仅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评价、衡量学生,这样会不可避免地在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上产生偏差,造成师生关系疏远。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千行万业,行行业业都需要人才。许多行业不一定需要有多深的文化功底,关键是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差生”也有他们自己的优点,心胸宽广,耐挫力强,这些优点也正是将来社会所急需的。
另外,中学生生理迅速发展,最明显的表征是性成熟开始,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而学校对学生“性”方面的教育力度不够,造成他们对“性”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感到神秘。再加上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烈,感情易冲动,自制力不强,常常可能置道德和法制于不顾。不负责任的放弃,也就很可能会成为社会的隐患,其后果导致违法犯罪。
4 学校和家庭之间缺乏联系
根据犯罪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80%的中学生犯罪是由于受到其它犯罪分子的恐吓,敲诈威胁,从而逼迫走上犯罪道路。我所带班级中就有这样的一位男孩,新学期开始学习一直保持前三名,慢慢地与社会上和高年级的学生接触后,不出半学期,成绩直线下降,老师了解到情况进行了必要、及时的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后,有所转变。可放学后在家里父母却丝毫没有察觉他的异常。老师的邀请也以有事推迟,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暑假期间家长疏于管理,经常涉及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并迅速成瘾,逐渐又苦于无钱消费,遂产生结伙盗窃的念头,从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从此可以体现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少,造成孩子、家长、老师三者之间的脱节。
违法与犯罪只有一步之隔,有了不良行为,就容易滑向犯罪。因此,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矫治,可使其悬崖勒马,浪子回头。那么面对以上中学生违法犯罪的分析,如何来预防及抑制呢?浅谈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6.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ppt VIP
- T_CACM 1601-2024 笑病中医诊疗指南.docx VIP
- 矿山三级(二级)矿量管理办法.doc VIP
- T_CACM 1583-2024 百合病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 趣味生物知识竞赛100选择题附答案.pdf VIP
- T_CACM 1584-2024 卑惵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 2025年第二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所属单位内部遴选及选聘8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T_CACM 1585-2024 产后神志异常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