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韩非子 “重刑少赏”跟“法不阿贵” 法律思想的现代意义
国学经典导读
-第 PAGE 1 页 – 20080700179 - 林如莲
法网恢恢
——论韩非子 “重刑少赏”与“法不阿贵” 法律思想的现代意义
By GW の RQ
摘要: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学的集之大成者,其法治理论主要为君主而设,法律更多是君主实现高度专制的工具,而对君主本身制约力不强。但是同时,他公然把宗教政治的残酷、血缘亲情的残酷揭发了出来傅杰选编:《韩非子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企图通过“法”网来逐步过滤干扰君权、威胁公正的社会邪恶因子,完成对君权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规整。其中,“重刑少赏”、“法不阿贵”直接构成了这张网中最重要的经纬线,通过“重刑少赏”以达到“以刑去刑”,促进人们的自律;又通过“法不阿贵,执法公允”,保证政府的公信力,保障人心所向,将这些理念存其精华,去其偏颇,古为今用,对现代的司法实践有着弥足轻重的影响,也将是现代法制史的一笔宝贵财富。
傅杰选编:《韩非子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关键词:韩非子;重刑少赏;法不阿贵;司法实践
现代的欧美法制一直被视为文明史上的里程碑,可是远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韩非子就已经高屋建瓴地提出“因道全法,君子乐而大奸止,故天下少不可”韩非子:《韩非子.
韩非子:《韩非子.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不可否认,韩非子的主张立足于维护和强化君主统治,法律不过是君主实现高度专制的工具,但是一剑双刃,他同时洞悉人性,犀利地把宗教政治的残酷、血缘亲情的残酷揭发了出来傅杰选编:《韩非子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企图通过“法”网来逐步过滤干扰君权、威胁公正的社会邪恶因子。其中,“重刑少赏”、“法不阿贵”直接构成了这张网中最重要的经纬线。
傅杰选编:《韩非子二十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重刑少赏,以刑去刑,促进人们的自律;法不阿贵,执法公允,才能保证政府的公信力,保障人心所向。即使时光回归今时今日,这两点体现出的深刻现实意义仍不可小觑。
重刑少赏
作为荀子的得意门生,韩非接过了其师“人性本恶”的思想衣钵,他认为人性本来自私自利,趋利避害,贪欲无穷,赏得再多也不能填平人们的欲壑,反而会进一步诱发人的贪欲,以致引起邪恶的争夺,使国家陷于混乱之中。同时,暂且不提慷慨多赏的具体标准跟尺度,赏赐说到底还是来源于底层,要从人民身上搜刮,用多数人的利益保障金来充实小部分人的小金库,必然会招致民怨。甚至,也有君主直接用封爵加权一类代替物质赏赐的。回望历史,举秀才、举孝廉一类横恩滥赏的荒唐事在中国已经上演了一千多年,特别是当我们看到秀才也可能是草包,孝廉也可能纯属伪孝时,这样伤害大局的“赏”并不被我们认可。所以,“少赏”是一个君主的明智选择,同时其数量的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奖赏的“含金量”,民众受到鼓励便会主动去立功。
而制定刑罚的总原则却是量刑惟重。在他看来,“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罪重而刑轻,刑轻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韩非子:《韩非子.饬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大意为:对犯轻罪的人使用重刑,那么犯轻罪的人也就不会产生,而犯重罪的人就更不会出现,这叫做用刑罚来消除刑罚;如果犯的罪很重而所施加的刑罚很轻,刑罚用得轻了,那么犯罪事情就会发生,这叫做用刑罚招致刑罚,这个国家必然会削弱。用重刑去威慑想犯罪的人,这个理念的有效性在现实中很容易地找到例证。就拿醉驾来说,截止2011年2月26号“醉驾入刑”2011年02月26日,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的规定之前,醉驾属于民事责任,一般处理方法无非是罚款、拘役、扣分、吊销驾照,这样轻的违法成本使得醉驾之人放松警惕,明知故犯,造成了“杭州70码”、“我爸是李刚”等悲剧,在坊间、网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争议和谴责。而在“醉驾一律刑事立案”的规定公布后,
韩非子:《韩非子.饬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大意为:对犯轻罪的人使用重刑,那么犯轻罪的人也就不会产生,而犯重罪的人就更不会出现,这叫做用刑罚来消除刑罚;如果犯的罪很重而所施加的刑罚很轻,刑罚用得轻了,那么犯罪事情就会发生,这叫做用刑罚招致刑罚,这个国家必然会削弱。
2011年02月26日,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飙车、醉驾列入犯罪行为。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