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模块一教育技术跟教育信息化
人本主义的逻辑延伸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由。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自动自发地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是学生的伙伴,朋友等。 美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颁布了《国防教育法》,以迎接前苏联“外层空间”的挑战。 1977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教育技术专家组提出一个专门报告,就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网络、中小学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1983年,联邦政府发表了题为“国家处在危急之中”的教育改革指导文件。 1989年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出版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为教育改革指明方向。 1991年,联邦政府推出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认为要实现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一个可能的途径就是创办“新一代的美国学校”。 1996年,美国全国科学研究协会发表了有史以来由联邦政府支持制定的第一个全国性教育标准—— “全国科学教育标准” 1996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了“教育技术行动”。 1998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在组织各界对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状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新一轮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发布了第二个教育技术发展计划—— “电子学习:在所有孩子的指尖上构建世界课堂”。 2001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计划,明确提出各学校应将技术作为工具以提高学业水平,而且课堂中最新技术应用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其本身,进一步明确了新战略的发展方向。 至此,已从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学习:构建世界课堂”为核心的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的体系。 据统计,1998年,为了实施教育技术行动计划,美国投入了51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用于设备购置、技术支持、程序软件、数字教材、在线服务、更新和维修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美国全国学校和图书馆的联网计划在5年中的投入是20亿美元,地方学区在新技术方面的投入每年大约是4O亿美元; 联邦通讯部门在帮助学校和图书馆联网方面的投入大约是每年22.5亿美元; 各电话和计算机公司也在资金、硬件、服务和技术等方面对学校的联网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2000年,前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题为“2000年目标”的教育改革法案。 该法案基本承继了布什总统在“2000年的美国”中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标和措施。在新教育法案的指导下,联邦政府预计在三年中每年拨款l0亿美元,用于建立全国性的课程和测评标准,资助师资培训,提高旨在促进现有教师职业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数量、质量和针对性。 各州、区优先考虑并制订系统的计划,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各相关协会、组织、媒体公司及其他私立机构也将在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教育部用于培训未来教师教育技术的专门机构——PT3(the U.S.Department ofEducation’s Preparing Tomorrow ’s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要求国会拨款1.5亿美元,2004年培训新教师100万人。 早在20世纪2O年代初美国就用计算机开始教学的研究。 1924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普莱西成功地制成了第一台教学机器。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为计算机教育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1958年,美国IBM公司沃斯顿研究所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 1960年美国伊里诺大学研制出自动程序逻辑教学系统。 6O年代中期,麻省理工学院就以幼儿园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Logo语言的教学实验。 1967年,美国费城学区给予3—14岁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此后,该课程作为一门实用技术课程在美国各中小学逐步推广。 1970年,美国中学中已有13%的学校将计算机用于教学,31%的学校将计算机用于行政管理。 20世纪8O年代,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的中学达到74%,而且平均每个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有15—2O台计算机。 1980年6月,美国拥有计算机的小学和中学的百分比分别为5%、20%,到1983年4月,分别增至40%、75%。 1985年,美国小学和高中平均每校的计算机拥有量分别为6台、15台,1990年分别为19台、45台。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立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的比例就达到了98%。 树立教育信息化的意识 3.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4.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场重要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问题,许多现象需要我们去解决、去认识,这些问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车辆产品同一型号判定技术条件doc-河北省工业跟信息.doc
- 四川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本.doc
- 四川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本.doc
- 四川省初中信息技术会考选择题.doc
- 四川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模拟试题.doc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本课题:91变频器92.doc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本.doc
- 四年级第二学期信息技术教本.doc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本.doc
- 搜索引擎优化信息检索技术.ppt
- 基本面选股组合月报:大模型AI选股组合本年超额收益达6.60.pdf
- 可转债打新系列:安集转债,高端半导体材料供应商.pdf
- 可转债打新系列:伟测转债,国内头部第三方IC测试企业.pdf
- 联想集团PC换机周期下的价值重估.pdf
- 计算机行业跟踪:关税升级,国产突围.pdf
- 科技类指数基金专题研究报告:详解AI产业链指数及基金布局.pdf
- 计算机行业研究:AIAgent产品持续发布,关税对板块业绩影响较小.pdf
- 民士达深度报告:国内芳纶纸龙头,把握变局期崛起机遇.pdf
- 社会服务行业动态: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落地,霸王茶姬冲击美股IPO.pdf
- 通信行业研究:特朗普关税令落地,长期看好国产算力链.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