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障碍学生性别平等教育教材的困境-国立台中教育大学.DOC

智能障碍学生性别平等教育教材的困境-国立台中教育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障碍学生性别平等教育教材的困境-国立台中教育大学

PAGE PAGE 1 智能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教材的困境與突破 在普通教育的改革中,九年一貫課程已將「性別平等教育」列為重要議題之一,在普通教育中關於性別平等教育的研究,從理念的傳達、相關網站的建立、教材的研發與各項研究的進行等等(新竹教育大學特教中心,2005),都可看出學術研究單位、教育當局與學校對「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視。在融合教育的潮流下,特殊教育也應重視課程的融合,在智障學生的課程綱要(國民教育階段、高中職階段)中所提到的「兩性教育」,教材細目包括生理表徵、衛生保健、兩性交往,若從普通教育的角度而言,很顯然的,對於智障者的性別平等教育多著重於生理部分的認識與保健,及因為生理性別而衍生的性生理、性心理、婚姻家庭、生育等知識,再與九年一貫課程的性別平等核心內涵做比較,對智障學生所訂的兩性教育綱要確有不足之處,以融合教育及發展心理學的的觀點而言,確實應配合普通教育的潮流,將智障者兩性教育加以擴充為性別平等教育。 智能障礙學生雖認知功能較差,但生理方面仍會成熟、長大,也與一般學生一樣,需要這方面的知識,但早期關於智障者的兩性教育因為許多原因而有所偏差,如從家長的觀點會認為為了保護智障的孩子,就忽視了孩子與生俱來的性慾望,且認為孩子知道的越少,越不會表現不當的與性有關的行為(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01);從教育人員的觀點而言,認為對障礙兒童實施性教育會導致對智障兒童的傷害,且認為智障學生對性的知識知道越少就越不會介入(引自Sundram 和 Stavis,1994);從社會教育的觀點,社會大眾會認為智障者不會控制生育、沒有紀律的性傾向,再加上早年社會風氣保守,對智障者「性知識」成長的問題一點也不關心(引自鄭美雲、黃雖聰、邱麗娃、胡樹明、李國能、鄭宗棠、洪明財,1998)。雖然早年對智障者性教育的實施都抱持負面的觀點,但仍有學者,如Perske(1972,引自鄭美雲等,1998)指出對智障者實施性教育的重要性,理由包括:智障者也是進化的人類、他們有也自己的性發展、每一位智障者都有權利完成他自己潛能所能達到的完整生命發展過程、智障者也需要家庭的生活氣氛、智障者一生也充滿對性知識的需要,而張昇鵬(1985)更明確指出性教育是社會化教育,除傳授性知識之外,更要培養對性的健全態度,並讓智障學生瞭解且接受自己的性別,及身為一個人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所應扮演的角色,理想的性教育是學生社會化的一種方法。因此即使一般人對智障者存在著許多誤解,但就智障者的生理、心理發展以及社會化的觀點而言,對智障者實施性別平等教育卻是一件相當重要事。但分析目前關於智障者性教育或性別平等教育的教材,以普通教育的觀點(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五大核心內涵)檢核之,實有其需要突破之處。 早年智障者的性教育教材內容(如連明剛,1982;張昇鵬,1998),若以現今觀點來看,教授單元大多關於「兩性的成長與發展」、「兩性的關係與互動」,少數提到「兩性權益相關議題」(如:同性戀、遇到暴力行為的求助等),筆者選取幾份近兩年來由大專院校輔導編輯或主編的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教材為例,若以性別平等教育的五大核心內涵分析,所得結果如表1: 表1 近兩年障礙者性別平等教育教材內容分析 兩性的成長與 發展 兩性的關係與 互動 性別角色的 學習與突破 多元文化中的兩性平等 兩性權益 相關議題 黃榮真 (2005) 1.認識生命起源 2.兩性身心的異同 3.青春期性心理與生理的保健 4.自我的身心發展 1.分工與合作 2.兩性的互動 3.健全愛情觀 1.尊重與接納 2.性別刻板化印象 1.兩性的成就與貢獻 1.尊重隱私權 2.自我肯定與負責 3.保護自己,避免傷害 4.認識性侵害 5.危機處理 高雄啟智學校 .tw/books.htm 1.認識生命的歷程 2.認識自己的性別 3.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4.認識男女成長變化 6.避孕 7.懷孕生子 1.適宜的男女交往 2.瞭解家庭的結構、成員和相處之道 3.關懷的人際互動 1.互相尊重 1.保護自己 2.婚姻暴力 3.優生保健 張英鵬等(2005) 1.認識自己的身體 1.家務分工 2.交友 3.適當的儀容與禮儀 4.相互合作 5.幫助他人 6.讚美他人 7.問世間情為何物 8.感情的維繫 9.情敵的出現 10.分手 1.刻板印象 2.兩性新關係 1.身體紅綠燈 2.認識「好的碰觸」 3.認識「危險地方」 4認識「潛在傷害者」 5.拒絕「性騷擾」 6.網路陷阱 劉萌容(2005) 1.自我概念 1.情緒的辨識與表達 2.感覺情緒與人際關係 3.自我與環境互動 4.人際互動的技巧 1.侵害的定義 2.面對侵害 3.尋求幫助 4.遠離侵害 王欣宜等(2006) 1.青春期的成長與保健 2.認識兩性的差異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