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孔子论语中对礼制异化研究
关于孔子论语中对礼制异化研究
礼制,是一种古老的生存方式或者说生活样法。有文献记载的“礼”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说:“礼,……所以事神致福也。”后来,则凡是具有一定的规范、程式的道德行为都被纳入了“礼”的范畴。中国古代的所谓“礼”,也就约束在了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法则和仪式之内;所谓“礼制”,就是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法则和仪式的典章制度。礼制所以“明贵贱,辨等列”(《左传?成公二年》),是区别贵族内部等级的标志物,核心应该是等级制度。孔子生活时期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文化大变革时代,传统的文化模式被打破,新的秩序在文化的维度里尚未形成,他把生存方式的稳固寄托于对礼制的复兴。在《论语》中多处体现了孔子关于复兴西周礼制的思想,特集中于此篇进行研究。
一、孔子对西周礼制的复兴
孔子痛恨对礼制的破坏,认为这是社会混乱的根源。孔子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情景,虽然“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却也只能徒发感慨。对于“三家者以雍彻”这样的事件,只能愤愤然:“奚取于三家之堂!”对于“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悦”、“季世旅于泰山”等等类似事件,孔子只能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感慨。“觚”指的就是礼制。
在孔子的观念中,认为如果能恢复西周礼制,必能呈现天下大治之局面。客观上夏礼和殷礼的“文献不足”之憾,也让人无从下手。而西周之礼制既因袭于夏商,又有较多的文献和遗迹可考,孔子认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所以站在复兴礼制的角度,“从周”是孔子的首选。孔子在政治建构上渴望实现礼制,这种政治设计以西周礼制为原型。而孔子自身角度讲,孔子生于周公的封国,礼制传承比较浓郁。“孔丘年少好礼”,“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三十岁前曾“适周问礼”,求教于老子。而且在生活实践中努力抓住每个学习的机会,“进太庙,每问事”, 经过多年的学习渐有大成。到了“子畏于匡”之际,孔子完全以周道正统自居:“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当然孔子并不是简单的复兴西周礼制,他适时地选择了西周礼制中他认为可取的部分。杨宽认为:“儒家作为经典的《周礼》,或称《周官》,名为记载周朝政权组织及相关典章制度的,实际上是经过儒家重新编订过的理想化政典。”而根据陈戍国的研究,礼制在不同时代一定会有不同的特点。有虞以前多种礼制处于萌芽时期,到夏代礼的门类多以具备,当然也还只是初始阶段。至殷商时代,殷礼齐备,有些礼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产生一些新的礼。至姬周,礼制进入最成熟、最完备的阶段,此时对殷商以前的礼多有继承,并根据政治的需要而作新的建树,因此产生了一整套为巩固统治服务的礼制。至春秋时代,西周礼制一方面仍然有保留,一方面遭到破坏,或多或少的被人废弃。到战国时期,周礼已经彻底崩溃。(1)有学者认为:“礼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说明,任何一个特定时代的礼制,与他前面或者后代的礼制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后一时代应该是在前一个时代礼制的基础上,有所扬弃,并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逐渐发展出适合当时需要的礼制的,因此,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礼制。”(2)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是符合历史原貌的,是正确的。
二、不僭越的礼制,由血缘之亲推及君臣之礼
由孝推及至礼,是孔子为自己的礼制建构搭建的人性论平台。作为孔子,他的历史观是以过去为定向的,他的礼制是经过改良和整合之后的孔子的礼制,他为礼制的存在找到了血缘关系这一坚实的理论渊源。是专门针对礼崩乐坏这一局面开出的孔子自己的药方。同时,他的这种礼制具有更加突出的异化的性质。所以孔子的关于“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之建构,是以礼制为核心的,他认为等级制度是不可僭越的,在政治建构中孔子把礼制作为最高的理想。礼的核心就是无僭越的等级制度。孔子在理论上由人伦之“孝”推及出君臣之“礼”,为礼的建构找到了适当的理论源头。礼制中的“亲亲尊尊,爱有差等”在孔子处,得到了发扬。
孝是孔子重要的理论之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孝为礼提供了自然性基础。孔子的“孝”是“礼”的理论渊源,“礼”是“孝”的放大与扩展,所以孔子的“孝”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在论语首篇,有子就将“孝悌”与“犯上作乱”对举,并上升到“为仁之本”的高度。有子这样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作为孔子的门人,有子已经将“孝”与“君子”、“为人之本”并举的高度。孔门弟子还是能够比较客观的看待“孝”在老师学说中的重要地位的。而孔子自身对孝,几乎到了矫枉过正的程度。孔子的的孝没有假定的前提的,孔子在《学而》篇中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班户外游戏教案100篇.doc VIP
- 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测试数学(解析版).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4年9月江苏省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详解.docx VIP
-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doc VIP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汇编一.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doc VIP
- 湖南省衡阳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届高三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一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年产6万吨合成蜡深加工项目(红石化工公司)环境影响报告.docx
- DB21T1342-2021 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