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关于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摘 要】本文是针对古建筑防雷设计与施工的探讨。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文章中首先分析了古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原因及危害,而后从设计与施工细节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保护措施分析。
【关键词】古建筑;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
Discussion on ancient architectural min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Yuan Lin-ru,Chen Ming-fa,Wang Su-li
(Southeast Electronic System Engineering Co., Ltd.,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ancient building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ine. The author combines his experience i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ncient buildings vulnerable to lightning causes and hazards, and then from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tails have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prot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Mine engineering;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1. 前言
古建筑承载着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是我国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就有记载的历史来看,古建筑因雷击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是我国古建筑遭受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北京故宫从明朝到清朝末期共发生火灾50余起左右,而这其中因雷击造成的就多达34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文化损失。目前就我国境内的古建筑物来讲,普遍都缺少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是未来建筑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2. 古建筑容易遭雷击的原因分析
古建筑因其建筑年限、地理环境以及结构等性质与普通建筑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容易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表现在:
(1)常见的雷击有直击雷、闪电电涌侵入和闪电感应三种,而古建筑物遭受的主要是直击雷危害。直击雷产生时需要电量积累到一定的强度可击穿绝缘空气从而形成电流通道,并且要有突出的物体造成周围电场突变来感应异号电荷,许多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且经过千年的风雨侵蚀,木材干燥,遇到雨天之后潮湿,电阻率变小,容易积蓄静电引来电流。而且古建筑多建在高山上,位置突出,也是引发雷击的重要因素。
(2)古建筑在结构和形式上多追求挺拔、雄伟,因此多建有高耸的屋脊,为带电云层放电创造了条件。
(3)多数古建筑因年久失修,使得建筑原有的绝缘性能遭受到了严重损害,如建筑的立柱、砖墙等部位极容易聚集电荷并提供了电荷向上运行的通道,增加了古建筑遭受雷击的可能性。
(4)古建筑物内或周边多植有高大的树木,来增加建筑沧桑的气氛,但这些树木久而久之也成了雷电的最佳落脚点,容易引发雷击。
3. 古建筑防雷类别的确定
(1)根据GB50165-92中5.3.1条规定,我国古建筑按照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物;第二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物;第三类:其它古建筑物。
(2)在GB50165-92中第5.3.4条针对上述不同类别的古建筑物如何做好相应的防雷措施,有下述规定:在防雷构造与装置的选择方面,第一类古建筑应做专门的研究;第二类古建筑可按照第一类民用建筑考虑;第三类古建筑则按照第二类民用建筑防雷措施考虑。
(3)目前我国建筑防雷设计和施工的主要依据标准为《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扩建、改建项目,都需要首先针对上述古建筑的分类、结构与防雷要求,将其标准纳入到GB50057-2010 之中来确定防雷的类别,这是做好古建筑物防雷工程的前提。另外,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的防雷分类需要按照其使用性质、重要性以及发生雷电事故后的危害性来确定,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物则根据其大小,至少应划分为二类以上防雷建筑物。
4. 古建筑防雷保护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4.1 直击雷防护。
用来防止直击雷的常规避雷设施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三部分构成。其中常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