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敦化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构想.docVIP

关于敦化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构想.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敦化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构想

关于敦化市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构想   [摘要]敦化市建设为园林城市,进而创建生态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优势,是理想的发展目标。结合敦化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敦化的自然、人文资源,探讨对敦化生态城市建设的初浅构想。   [关键词]敦化市 园林城市 现代化生态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20184-01      本世纪初,敦化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敦化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宏伟战略。吉林省《关于敦化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提出要“逐步把敦化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敦化建设成为吉林东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要用10-1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战略目标,确定了敦化城市发展的自然和人   的努力方向。      一、生态城市是敦化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努力方向      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昭示着人类住区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而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即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是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ky提出的,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它强调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共生,已成为当今区域发展目标和重要模式。      二、敦化建设生态城市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自然条件优势。敦化市地处长白山腹地,全市幅员面积1.2万平方公里,山水相依、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植物繁茂、风光秀美、宜人宜物,有利于多样性生态的形成和保护。全市大小河流纵横、湖泊、水库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2.1%。   敦化市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林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植物种类有1500余种,野生动物160余种。六顶山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牡丹江源头牡丹岭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文化优势。敦化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县”悠久历史。敦化是唐代渤海王国的开国奠基之地,其后的辽、金、元、明、清各代王朝都在敦化留下了鲜明的印迹。六项山古墓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在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六项山正觉寺是第三代传人旅美高僧释佛性大师1993年恢复重建的,是国内大型庙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尼众道声场。由此带动了敦化旅游文化的发展,被评为省优秀旅游城市。   (三)环保优势。敦化市环境保护形势较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85%;工业废水处理率98.2%,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50.3dB,城市交通噪声年均值68.4dB,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8%,绿地率为32.3%,人均绿地面积35.7平方米。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城市和省环保模范城及省级园林城市。   (四)经济优势。敦化市相对于全省其他中小城市,经济增长较快。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1.3%,经济发展已达到了上中等水平。社会事业正在向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转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敦化的生态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文基础。   (五)城市规划建设优势。敦化市规划与土地管理法制较健全。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城市骨架基本形成。全市幅员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据不同功能,生态保护用地,林地、农业用地、水资源及保护用地等都已科学合理地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城市建设中强调城市设计和环境设计。每年以年均投入1.5亿元资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花大力气营造优美街景、市容,取得良好成效。已建成绿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2.3%,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步构想      (一)确立建设目标。生态城市建设必须把自然和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既要看到城市,又要兼顾城乡;不仅要站在人的角度,而且要站在自然的角度;不仅要以现在的眼光,而且要用未来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确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自然形态,城市构建和市民需求三方面内容。   1.自然形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恢复和保持生态环境。二是丰富物种,实现和保持生物多样性。三是构建生物链,满足各类生物生存繁衍需要。四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共生关系。2.城市构建。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共生原则。要把城市建成既适宜人类居住,又适宜生物生存繁衍的载体,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相互兼容和相互促进、实现共生共荣。二是统筹原则。陆、海、空共同构成生态环境,将山地、水面、天上、地下作为一个大系统,统一规划、开发和建设。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