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玉螺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优化.docVIP

扁玉螺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扁玉螺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优化   摘要:以扁玉螺基因组DNA为材料,分析了Mg2+、dNTP、Taq DNA聚合酶、引物以及模板DNA浓度对ISSR-PCR扩增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适合扁玉螺的ISSR-PCR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包括:2.0 mmol?L-1的Mg2+,0.25 mmol?L-1的dNTP,0.8 U的Taq DNA聚合酶,0.2 μmol?L-1的ISSR引物和40 ng模板DNA。利用优化后的反应体系,从3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为进一步利用ISSR标记研究扁玉螺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扁玉螺;ISSR-PCR;引物筛选   中图分类号:Q75;S9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08)05-0575-03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for Neverita didyma   SUN Shi-wei1,SUN Zhen-xing1,CHEN Yan-ni1,WU Ke2   (1. Life Science College,Ludong University,Yantai 264025,Shandong,China;   2. The Eighth Elementary School,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 Yantai 264006,Shandong,China)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Mg2+,dNTP,Taq DNA polymerase,ISSR primer and template DNA concentration on the result of ISSR-PCR amplification was analyzed using the genomic DNA of Neverita didyma. The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for Neverita didyma. The reaction system was as follows:2.0 mmol?L-1 Mg2+,0.25 mmol?L-1 dNTP,0.8 U Taq DNA polymerase,0.2 μmol?L-1 ISSR primer,40 ng template DNA. Using the optimized reaction system,13 primers with good polymorphism screened from 30 ISSR primers were used to conduct ISSR analysis. The result provided basis for further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Neverita didyma by ISSR marker.   Key words:Neverita didyma;ISSR-PCR;primer screening      扁玉螺(Neverita didyma Roding)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玉螺科,是一种分布于我国黄渤海以及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沿海的贝类[1],其个体较大,肉味鲜美,具有一定的食用和经济价值。目前人们对扁玉螺的利用主要是采捕野生资源,但由于其自然资源量正在逐步减少,扁玉螺已成为潜在的人工养殖开发对象。因此,研究扁玉螺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搞清其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及保护扁玉螺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区间的简称,是近年来在微卫星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子标记技术[2]。ISSR为显性标记,具有孟德尔遗传特征,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和种质鉴定以及物种和种群亲缘关系等方面研究[3-5]。有关扁玉螺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建立并优化扁玉螺的ISSR-PCR反应体系,可为今后开展扁玉螺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标准化程序。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扁玉螺采自山东烟台近海,活体运回实验室后解剖取足肌,放入-74℃超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ISSR引物和试剂   实验所用的30条ISSR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PCR扩增和电泳所用的主要试剂,均购自北京鼎国生物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