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摔了一跤成痴呆 竟是硬脑膜下血肿作怪
最近,家住武昌的老张总是感觉头晕,甚至有时候有点头痛,而且记忆力也大不如前。有时候刚发生的事情一转脸儿就忘了,有时候出门忘带钥匙,甚至有好几次,老张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弄得全家人慌了好半天!老张家里人心想,该不会是老年痴呆吧?赶紧到附近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现是颅内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神经外科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得知老张三个月前曾摔过一跤,当时头部受到轻微碰撞,但除了触摸时有些许痛感外,并未觉得有任何不适,所以没有在意。此后家属发现老人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及头痛症状,这才送到医院检查。确诊后,经过医生们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老人逐渐恢复正常。
许多人对头部轻微撞伤不以为然,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慢慢在生活中出现一些奇怪的症状。年轻人常出现脑压上升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或半侧麻痹、知觉障碍、失语症等症状;老年人则出现性格改变、没力气、记忆力降低等症状。大部分慢性硬脑膜下出血的病人年纪在50岁以上。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常被忽略,易被误诊为中风、精神病、偏头痛、老年痴呆、颈椎病变、神经衰弱、脑瘤、心脏病、高血压、视力障碍等,如不及时确诊,常延误治疗,应提高警惕。
什么是硬脑膜下血肿
从医学的角度上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有完整包膜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包膜内含有液体状或混有凝血块的血肿。伤后3周以上出现颅内血肿症状,临床上并不少见。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人,约占硬脑膜下血肿的25%。其血肿形成后并不立即出现明显症状,当血肿的容积超过颅腔代偿容积所允许的程度时,才发生高颅压和脑受压症状,从颅脑损伤到症状发作的病程需1~3个月,平均5周左右,1年以上者少见。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医界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理生理、显微结构及出血源等问题尚存在着争议。
专家认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原因,绝大多数源于轻微的头部外伤史,尤以老年人额前或枕后着力时,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较大,最易撕破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是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脑膜下水瘤受损出血。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在早期头部受伤时,CT常发现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这可能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发生有关。非损伤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十分少见,可能与动脉瘤、血管畸形或其他脑血管病有关。
小儿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双侧居多,常因产伤引起,产后颅内损伤者较少;以6个月以内的小儿发生率最高,此后则逐渐减少。不过外伤并非惟一的原因,有医生观察到营养不良、坏血症、颅内外炎症及有出血性倾向的儿童,甚至严重脱水的婴幼儿,亦可发生本病。出血来源多为大脑表面汇人矢状窦的桥静脉破裂所致,非外伤性硬脑膜下血肿。这可能是全身性疾病或颅内炎症所致硬脑膜血管通透性改变之故。
怎么才能及时发现硬脑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首发症状以头痛最为多见,其次为精神变化,包括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等。其次为一侧肢体肌力减弱、嗜睡、走路不稳等。少数患者可以先有局限性症状,后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患者到达入院阶段则多半已症状明显,包括颅内压增高症状、局限性脑受压症状和脑疝的表现,而这些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头痛是最常见和最早发生的症状,占77%~88%。头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一般在间歇期后头痛逐渐加重,即使用药也仍然发展。头痛程度也有自发波动,一天内可有变化。常于初醒、咳嗽、用力和改变体位时忽然加重,或伴有恶心、呕吐。恶心、呕吐仅次于头痛,出现于30%~60%的患者,多见于头痛剧烈时或餐后,是器质性头痛的佐证。视盘水肿可由颅内压过低所引起,而颅内储备腔隙较大者也可不出现颅内压增高,故视盘水肿的检出率高者70.5%,低者只占22.2%,甚至12.6%。视盘水肿的发生率高低与年龄有关,老年人视盘水肿的发生率低。
2.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常有各种程度的懒散、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只是家属注意到患者比过去沉默或明显孤独。进一步发展则精神混乱、定向障碍,有的出现行动异常。对于意识障碍,轻者只是嗜睡,或术前昏迷。意识障碍的原因,除颅内压增高直接或间接影响脑皮质功能外,后期的脑移位所致的脑干限局性损害也占有重要地位。少数患者由于过多地分泌血管升压素,并引起低渗症状而陷于昏睡,并最终昏迷。
3.其他颅内压增高症状:除上述两类症状外,患者常述视力下降或?褪印L寮熘蟹⑾钟型庹股窬?麻痹。颈部抵抗至颈强直、头晕。少数患者有耳鸣或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脉搏和血压。
4.偏瘫和局灶性体征:不同程度的偏瘫是本病的最多见的局灶体征,老年组比率更高,无明确外伤史者易被误诊为其他脑部病变。少数人可以单侧肢体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