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文化传入) 2、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清末“新政”、中华民国的措施) 3、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 4、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冲击了旧的社会生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趋势: 由以往封闭转向开放;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势; 三、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受西方影响明显; 2、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4、地域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变化慢; 5、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 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受到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当然这种变化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政治:受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反封建的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经济:受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思想文化:受到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了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过渡时期概念: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 凤阳花鼓词 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 安徽、四川 全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经营管理体制和分配方式上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有何不同?) 高度集中统一 平均主义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人民公社 体制 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2)措施: 主要 形式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怎样的作用? (3)意义: 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革 改 地 土 社 公 民 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0-1952) (1953-1956) (1958-1982) (1982年后) 2、城市的改革: (1984年) (1)原因: (2)中心环节: (3)内容: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阶段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第一阶段 政策性调整阶段 第二阶段 制度创新阶段 管理体制 所有制 分配制度 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度 90年代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3)内容: 国有制 (4)意义: (城)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背景: ① 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② 1989年前后,改革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必要性 ① 邓小平南方谈话(思想基础) ② 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物质条件) 可能性 (2)转变关键: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行政手段配置——市场配置) ①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建立过程 意义:“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③基本框架确立: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决定》 ④理论进一步完善:中共十五大 ⑤基本建立:21世纪初 (4)意义: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使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使中国总体上已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