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草纹在纺织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卷草纹在纺织品设计中应用研究
摘要:卷草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记载了中国装饰艺术旺盛的生命力。本文分析了卷草纹的发展过程、形象构成、艺术特征以及美学精神,并通过具体案例诠释了它在纺织品设计延展和应用。旨在探索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卷草纹;历史;构成;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66-02
一、卷草纹的历史渊源
卷草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因图案骨架组成波曲状的花草纹样, 故名曰卷草纹。“在春秋时期随着斯基泰美术和希腊美术的传入,植物纹样装饰图案也进入中州大地和当时中国本土动物装饰图案结合,形成了合动植物为一体的动物型卷草纹。”这是卷草纹的早期形象,即忍冬纹。南北朝时是忍冬纹的全盛时期,随后就逐步衰落下去。隋到初唐,随着佛教文化的发展,缠枝忍冬开始向卷草纹过渡。初唐的缠枝卷草继承了忍冬纹的骨架形式,但是忍冬纹的三瓣花叶逐渐被阔叶或毛莫科卷叶取代,而且石榴、葡萄、莲子等开始穿插其中,形成更为复杂丰满的构图。盛唐时的卷草纹更是不再拘泥于单调的“S”形、“接圆式”二方连续,形成了更加丰富的骨式结构,缠枝之中穿插缠枝,卷叶之下覆盖卷叶,还穿以云气、凤鸟、仙人、瑞兽……。至盛唐卷草纹样变得极为自由、富丽、繁复, 此时的卷草纹以花卉为主, 以藤蔓为辅, 花型饱满, 叶脉旋转, 形式繁复华美, 极具装饰效果。敦煌石窟内的唐代装饰纹样中, 有众多种类的花卉以穿枝与缠枝的形式, 把含苞待放与盛开怒放的花, 花的蓓蕾、苞芽、果实、叶子组合在连绵不断的枝茎上, 形成婉转翻侧, 繁盛丰美的视觉效果。卷草纹历代多用作建筑、陶瓷、织锦、漆器等的装饰, 有的以花为主, 有的以叶、茎为主。
二、卷草纹的形象构成形式及在现代家纺产品的应用
1、S形的基本骨骼。卷草纹的基本结构在原始彩陶纹样中就已具雏形,在商周青铜器、陶器上的卷草纹呈不规则S 形,田自秉老先生称之为涡纹而郭沫若则称之为云纹,战国铜饰部件上的卷草纹取均衡对称结构。秦汉时期的卷草纹已具S形骨架,但叶子与藤蔓尚无区别。魏晋时期,卷草纹已分叶茎,奠定了卷草纹的基本格式。至盛唐卷草纹样变得极为自由、富丽、繁复,此时的卷草纹以花卉为主,以藤蔓为辅,花型饱满,叶脉旋转,形式繁复华美。这种结构下的卷草纹灵活性较高,能自由构成二方连续,也能组合成四方连续。这种艺术形式构成一种连绵起伏、无止无息的动律, 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永生的艺术效果。既变化无穷, 而又富有整体性, 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流动活跃、连绵不断、奔腾不息的生命力,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感染力,可谓富有生命力的美的构成。在现代家纺设计设计中,卷草纹因其适用性强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异形载体,或形成具有特殊轮廓的图形。
2、涡线形,这种形式在中国传统图案中是非常多见的。无论早期的原始彩陶纹样、青铜器纹样、或是秦汉的云纹、隋唐卷草纹缠枝花纹样、明代的折枝花纹样,这种结构均比较常见,这与中国的文化精神是有关系的。卷草纹富于流动感、虚实相生、婉转自如的神态和气韵中蕴涵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的艺术追求。(图2)罗莱的产品“华丽琉璃”,其花纹为渐变色织花型,银灰底色与金色卷草花纹交织,显得华贵、典雅。作为装饰艺术的卷草纹饰, 它既可以应用于整幅作品, 也可应用于边饰纹样, 使纹样各显其美。而作为边饰纹样的卷草纹饰, 都是附属于被装饰的主要形象的。它虽然受到被装饰物所具有的特性的制约, 但又不受空间限制。罗莱新品绣花“蒙特利尔”就是对卷草纹在边饰运用的最好代表。(图3)
三、卷草纹的美学精神
1.生生不息的美学精神,符合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卷草纹是中国装饰艺术走向自觉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种富于流动感的、虚实相生、婉转自如的云气装饰,是中国道家精神的表现。“它以那旋绕盘曲的似是而非的花枝叶蔓,得祥云之神气,取佛物之情态,成了中国佛教装饰中最普遍而又最有特色的纹样。”
2.中国传统审美强调人的精神与审美事物的和谐统一,即“神与物的统一”,这种审美情趣也是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神与物的统一”始终贯穿在中国古代的审美活动之中。“神与物的统一”中的“物”是指客观事物,在这里也是审美客体,包括社会人物、自然景物等。《周礼?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是指气候因素,地是指地理因素,材是指材料因素,工是指人的技能技巧。卷草纹体现出冲破一切而又轮回宇宙间的人的内心情绪的运动从而丝毫不失精神和物质的和谐与统一,它为达到人的主体精神的和谐,在物质表现形式上常借助器物装饰的循环或以稳定性的区域划分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