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闻中女性形象文化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腐新闻中女性形象文化研究

反腐新闻中女性形象文化研究   【摘要】在女性主义向人文社会学科不断渗透的背景下,“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悄然兴起。在大众传播学领域,女性主义鲜明的表现出了它的批判性。在新闻传播领域,女性的形象被异化,并未真正展示出她们真实的面貌。反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受到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传播机制的影响,出现对女性形象的曲解和扭曲。本文从反腐新闻中女性形象的现状、产生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三方面对反腐新闻中女性的形象进行分析。同时,对媒体如何进行反腐报道提出建议。   【关键词】媒介传播反腐新闻女性形象   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男女平等,维护女性权益等渐渐成了人们的共识,同时对女性主义的研究与探讨也一直在进行着。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形象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是大众传媒是话语生产和斗争的场域,其最具建构性别意义的功能,因此通过媒介传播构建的女性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不过,随着传媒的不断发展,当今媒介构建的女性形象看似丰富,但内容依然没有逃离传统观念的窠臼,①在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说,其构建的女性形象主要是通过新闻报道、电视节目和广告来展现的。在这里,媒介所构建的女性形象,不但包括了青春靓丽、时尚性感的女性形象,也包括恪守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前者以女明星为代表,这同时引发了女性消费者对衣着、化妆等消费欲望的增强;后者主要以新闻节目中报道的孝敬父母、善待子女的女性形象为代表,向人们展现了恭良勤俭、温柔孝顺的女性形象。   其次,从新媒体,主要是网络传播的角度看,其构建的女性形象则显得更加复杂化和浅薄化。   2012年,艳照、不雅视频成功扳倒了一批官员,“二奶”成为继微博之后又一“反腐利器”,赵红霞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被大家称为“反腐女神”。在一个个官员被拉下马的同时,他们身边的女人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而媒体正是抓住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大肆挖掘官员背后的“桃色新闻”,从涉及不雅视频的重庆北碚区委书记,到涉嫌性侵的黑龙江人大代表,从被曝向情妇写“离婚保证书”的山东农业厅副厅长,到涉嫌滥用职权包庇儿子的太原市公安局长……被查官员大多因艳照、情妇、名表等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而东窗事发。   在这些新闻报道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能看见出女性的身影,而这些女性甚至超越腐败官员,成为反腐新闻中的主角。研究这些在反腐新闻中出现的女性形象,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发现在反腐新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新闻媒介更好的进行舆论监督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反腐新闻中女性形象的现状   1、女性成为“被看”的对象   在新闻媒体报道贪官犯案时,总是想尽办法“挖”出其身边的一个娇艳情妇,“桃色故事”成为报道的重点,甚至超过了对贪官主要罪状的报道。《副厅长情妇逼宫正室写承诺书》、《“史上最美情妇”卢嘉丽:性贿赂用针孔摄像机拍照》、《公务员被女友拉横幅举报包养多名情人》、《深圳街头惊现“情妇反腐队”网友:为二奶提供信息和技术的各种》等等大尺度标题在各大门户网站出现。在这些报道中,女性是猎奇的对象,是被观看、被玩弄的对象,女性大尺度的照片、视频更是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   2、男女不平等的刻板印象   “男性优势”在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中扮演着约定俗成、不言而喻的角色,深深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反腐新闻中的女性形象是从男性中心文化的角度来塑造,“二奶”、“小三”、“情妇”、“情人”等词语多用于形容女性,标题中此类词语出现的频率更高。在新闻报道中,女性被描写为男人的附属品,成为某种象征。   3、女性隐私暴露严重   反腐新闻中提及的女性,其照片,家庭背景,家人照片,往往也被媒体们毫无顾忌的扒出来。重庆不雅视频曝光后,赵红霞的身份背景及家庭信息被媒体曝光,其家人的正常生活被打乱。   二、反腐新闻中女性形象扭曲的原因   1、传统观念的禁锢   如沈奕菲所说,“在一个性别不平等的世界,观看的乐趣在主动/男性和被动/女性之间是不相同的,占主导地位的男性注视将其奇想的目标锁定在女性形象,而该形象因他们的需要而被塑造,在传统的展览者的角色中,女性同时被围观和展览,而她们的外形被塑造得具有强烈视觉和色情效果,以致她们被说成自己希望被看。”②美艳、苗条、性感的画面刺激着受众的神经,媒体在报道反腐新闻时身不由己地陷入男权文化对女性形象随心所欲的塑造之中,将女性置于一个“被看”的位置,将其向大众展示,在这个过程之中不只是男性,女性也同时在成为“看客”,接受着媒介所设置的小三形象。   2、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媒体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迎合受众心理,吸引更多的受众,赢取最大利益,这样往往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向着低俗化、媚俗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为了提高自己的点击率长期将反腐与“性”联系起来,富有冲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