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士子悲剧文学呈现手法分析
古代士子悲剧文学呈现手法分析
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时,比较阅读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词作后,同学们惊奇地发现,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士子文人们在抒写弃妇、怨女的闺怨、闺思之情。
审视中国古典诗词,我们发现这类被清代田同之在《西圃词说?诗词之辩》中称之为“男子作闺音”的创作现象较为普遍,士子文人们往往借助女子的凄苦命运诉说着个人坎坷的政治遭遇。实际上,这是士子悲剧的文学呈现。
一.士子的独特价值
1、具备治国济世的才能。受儒家思想影响,几千年来,一代代中国文人践行着“学而优则仕”的读书理想。他们或因荐举而做官,或经由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不管怎样,他们满腹经纶,是当时出类拔萃的人才。以唐代科举考试为例,常举科目中的秀才一科要求对有关国家的大政方略问题,作策论五篇。经过考试,百分之八九十的考生被淘汰,最终跻身仕途的文人自然具备非凡的治国济世才能。
2、具有“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是士子文人的政治理想和终极追求。他们希望得到帝王的赏识,希望被重用为“白衣卿相”,辅佐帝王,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实现各自的政治抱负和生命价值。以柳永为例,几经周折才跻身仕途的他虽然也闹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之类的情绪,但最终还是在《戚氏》中发出了“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的感慨,悲情地表达了委身帝王家、甘为宦游人的愿望。
二.士子的悲剧
放眼中国古代文学史,士子文人创作了大量的反映仕途坎坷的悲情之作。鲁迅先生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士子虽有才华,虽有忠君报国之志,但往往受到奸佞小人的中伤和排挤。“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也苦于谗言,在《登金陵凤凰台》里发出了“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感慨,暗示皇帝已经被奸佞所包围,朝政已经腐败,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痛心情。从“男子作闺音”的角度分析,士子之悲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臣妾之悲:士子与女子相似的人生遭遇
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男子作闺音现象折射出士子与女子具有相似的人生处境。进入男权社会后,女子的命运掌控于夫君手中,她们会被夫君宠爱,也会被夫君轻易地抛弃。《诗经》中的《氓》就昭示了这类现实:婚前,氓热切地追求那位貌美女子;婚后,容颜消退的女子被“二三其德”的氓无情地抛弃。作为一类特殊的男子群体,士子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妻子面前无限威风的夫君,又是君王面前的无限卑微的臣子。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乃至于被赐死还要山呼万岁。班昭在《女诫》中讲道:“(女子)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在中国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里,女子与士子的人生遭遇何其相似!
(二)多元欲求:士子政治悲剧的心理呈现
“男子作闺音”现象融合了士子多元化的心理欲求,是他们政治悲剧的心理呈现。
1、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哀怨。朱光潜先生认为,以“忠君爱国爱民”为主要内核的“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①在“男子作闺音”式的爱情诗里,士子们较多地传达着各自因政治失意而生发的哀怨之情。白居易就因为直言进谏而被皇帝疏远,他在《太行路》里借助女子之口表白了内心的哀怨之情,“妾颜未改君心改”,“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不独人家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2、对皇权或权贵的畏惧。按常理,遭受排挤、贬斥等政治打击后,满腹经纶的士子理应将哀怨之情喷薄而出,但是碍于至高无上的皇权,他们只能借助抒情功能极强的诗歌来缓解内心痛楚。对此,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经自道经验:“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②有“怨”而不敢直接表达,所以士子们往往会理智而沉静地借助于艺术加工的方式间接表达“怨”情。因此,受到政治打击的士子会借助女子遭弃、遭受冷遇等方式隐晦地表白自己被排挤、被贬斥之后的凄婉之情。以曹植《七哀诗》为例,“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就借助于抒写思妇之愁诉说他被长时间弃置不用的愁思。
3、自己导演悲剧,企求特殊观众――君王或掌权者的同情。有才干而不被任用,甚或被排挤、贬斥,这些遭遇对于意欲匡扶王室、辅佐权贵的士子而言充满了悲剧色彩。令人惊讶的是,在“男子作闺音”式的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们竟然扮演了悲剧导演的角色,拉远了自己与君王或掌权者的距离,让他们观看思妇、弃妇的悲剧演出,产生艺术同情,进而产生对“导演”即政治失意文人的道德同情和怜悯。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指出:“悲剧比别种戏剧更容易唤起道德感和个人感情,因为它是最严肃的艺术。”③士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巧妙地以诗歌的样式演绎着“最严肃”的个人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学课件)2025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ppt
- 食堂管理服务方案.pdf
- 催化化学半导体催化.pdf VIP
- Q 320724 YKHX 04-2016_2甲4氯异辛酯原药.pdf VIP
- 2025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单位招聘101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金风2.5MW风力发电机组的整机介绍基础知识讲解.ppt VIP
-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观察物体(1)-课件.ppt VIP
- 电力线路跨越公路安评报告.docx VIP
- 宗氏抑郁自评量表.docx VIP
-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重难点题型(含解析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