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翻转移位骨折者,翻转移位骨折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先用拇指指腹或大鱼际揉按骨折部,以消肿散瘀;用拇指摸清骨折块的滑车端和骨折面,辨清骨折块移位的方向及翻转程度,但切忌挫捻皮肤。助手握持患肢上臂,术者一手握患肢腕部,置肘关节于屈曲45度、前臂旋后位,加大肘内翻使关节腔外侧间隙增宽,腕关节尽量背伸以使前臂伸肌群松弛。术者以另一手指或中指扣住骨折块的滑车端,拇指扣住肱骨外上髁端,先将骨折块稍平行向后推移,再将滑车端推向后内下方,把肱骨外上髁推向外 上方,以矫正旋转移位;然后用拇指将骨折块向内挤压,并将肘关节伸屈、内收、外展,以矫正残余移位。若复位确已成功,则可扪及肱骨外髁骨嵴平整,拇指压住骨折块进行活动时,肘关节屈伸活动良好,且无响声。 固定 骨折整复后,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位,肱骨外髁处放一固定垫(应注意垫厚度要适宜,以免引起皮肤压迫坏死),肘关节内侧上、下各放一固定垫。四块夹板长度从上臂中上段到前臂中下段,四条布带缚扎,肘关节伸直而稍外翻位固定2周,以后改为屈肘90o固定1周。也可将后侧夹板(相当于固定肘关节部分)塑成屈曲30o-60度,其余三块夹板长度改为上达三角肌中部水平,内、外侧夹板下超肘关节,前侧夹板下达肘横纹,固定垫的位置同上,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30o~60度位3周,骨折临床愈合后解除固定。 后遗症 ⑴肘外翻畸形:伤后肱骨远端桡侧骨骺软骨板损伤,可导致早期闭合。致使肱骨远端发育不均衡造成肘外翻,肱骨远端呈鱼尾状畸形。外翻明显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⑵尺神经炎或麻痹:由于肘外翻畸形的牵拉,或尺骨鹰嘴对尺神经的撞击,均可导致尺神经炎,发现后应及早将尺神经前移,以免发生麻痹。 对症处理 此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又是骨骺骨折,骨折线通过骺板。复位满意与否,直接影响到关节的完整性与骺板处骨桥形成的大小和发生畸形的程度。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要求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以免发生严重的后遗症。此类骨折应根据不同类型作相应的治疗。 1、骨折无移位型 屈肘90°,前臂旋后位石膏固定4周。 2、侧方移位型 应进行闭合复位。X线检查证实已复位者,可用长臂后石膏托或夹板固定4~6周,固定时间依据复位后稳定情况,取伸肘或屈肘位及前臂旋后位。此型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如整复失败或复位后再移位不能复位时,应切开复位用2枚克氏针内固定。 3、旋转移位型、骨折脱位型 采用闭合复位。要结合X线片摸清骨折块的方位,使肘关节处于内翻、前臂旋后位。用手指先矫正旋转移位的骨折块,然后推入关节内使之复位。伴有侧方或后方肘关节脱位者,应同时复位。或先将骨折块推向肘后,再矫正旋转后推入关节内,使之复位,固定方法及时间,同侧方移位型。闭合复位不成功者,均应切开复位,矫正骨折块的旋转移位。尺可能保留骨折块上附着的软组织,以免发生缺血坏死。用2枚克氏针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4~6周,拔除钢针,除去外固定,开始活动肘关节。 4、陈旧骨折 一般都不主张手术。骨折有明显移位不愈合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只要术中复位满意,内固定牢靠,术后积极主动功能锻炼,绝大多数患者,仍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即使术前肘关节已僵硬,手术后也能得到部分功能改善。 肱骨内上髁骨折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肘部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约占肘关节骨折的10%,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与肱骨外髁骨折,占肘部损伤的第三位。 病因 当肘关节伸直位摔倒时手部撑地,上肢处于外展位,外翻应力使肘关节外翻,同时前臂屈肌群猛然收缩,将内上髁撕脱,内上髁是一个闭合比较晚的骨骺,在未闭合以前骺线本身就是潜在的弱点。故可使发生骨骺分离,牵拉向下向前,并旋转移位。同时肘关节内侧间隙暂时被拉开,或发生肘关节后外侧脱位,撕脱的内上髁(骨骺),被夹在关节内, 分型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分为4度: Ⅰ°损伤:仅有骨折或骨骺分离,移位甚微。 Ⅱ°损伤:骨块向下有移位,并向前旋转移位,可达关节水平。 Ⅲ°损伤:骨折块嵌夹在关节内,并有肘关节半脱位。 Ⅳ°损伤: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骨块夹在关节内。 临床表现 1、疼痛,特别是肘内侧局部肿胀、压痛、正常内上髁的轮廓消失。 2、肘关节活动受限,前臂旋前、屈腕、屈指无力。 3、合并肘关节脱位者,肘关节外形明显改变,功能障碍也更为明显,常合并有尺神经损伤症状。 处理 对Ⅰ°Ⅱ°骨折,在屈肘、屈腕、前臂旋前位,在牵拉肢体的条件下,用手指向后上方推挤内上髁即可复位。用长臂石膏托或夹板制动3周。Ⅲ°骨折,应尽早复位。在伸肘背伸腕,伸直手指,前臂旋后位,使肘极度外翻,利用屈肌群的紧张,将骨块由肘关节拉出,按Ⅱ°骨折处理。 Ⅳ°骨折,应使屈肌群保持紧张的情况下,整复肘关节脱位。避免脱位整复后,将内上髁嵌于关节内。内上髁拉出关节后,即可按Ⅱ°骨折处理。对手法复位失败,有尺神经症状,或同时
文档评论(0)